言:生活如此艱難,但我們還有文學與寫作

豆瓣
言:生活如此艱難,但我們還有文學與寫作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9864896462
作者: 金英夏
译者: 陳思瑋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
发行时间: 2022 -6
丛书: 金英夏作品集
装订: 平装
价格: NT$330
页数: 224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金英夏    译者: 陳思瑋

简介

金英夏散文三部曲:《見》、《言》、《讀》
《衣袖紅鑲邊》男主角+「努力派」代表偶像:2PM李俊昊的架上藏書

對未來感到不安,不太相信自己?
覺得不管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成功?
在這個連年輕世代都失去希望的時代,
到底該怎樣去生活呢?
我們,可以活得辛苦但仍保有尊嚴嗎?
金英夏在書店辦簽書會時,會一一詢問讀者做什麼工作,因為他很好奇他們做著怎樣的工作度過一天、懷抱怎樣的夢想。他發現,年輕的讀者大多是學生、工讀生、非正職人員,不然就是待業中。每次他出版新書就會發現,擁有像樣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他也經常受邀到各地演講,某次在部隊裡遇到一個學經歷都很普通的士兵。這位即將退伍的士兵想知道,像他這樣的年輕人怎樣才能在社會上成功。
每次見過這些在自己的位置上忍耐著、默默努力的人,回家後,金英夏會想起他們的人生。
「不會成功的。」金英夏給士兵的答案,和讀者在簽書會上當面提出的迫切問題:「我該怎麼生活?」拼貼出這個時代最悲傷的社會蒙太奇之一。
金英夏自問:「我能告訴他們什麼呢?」
本書是金英夏給每個努力生活的人,
最溫柔、真誠的打氣與鼓勵。
◆重新整理8場演講與23篇訪談稿集結成書,彌補言語的失誤與不足
金英夏:「比起說話,我更喜歡寫作。我依然認為,比起我說幾百句話,清楚地寫一行句子更能清楚表現我自己。但是活著就不得不說話……我仍舊相信文字的世界比語言更可靠,我相信在文字裡我能更準確地表達出我的想法……」
小說家金英夏走出創作者的隅室,在演講與訪談中面對不特定大眾與讀者,從年輕世代面對的生活處境,到生而為人的最後生存手段;從邀請大家喚醒心中的藝術家,到如何成為作家與創作的點點滴滴;從剖析小說世界對人生的影響,到韓國文學的趨勢觀察……讓我們看到一個理解年輕世代、用小說陪伴讀者、坦率分享生命洞見與創作經驗的小說家金英夏。
金英夏:把文學當成人生的保險,用書寫讓你的心獲得自由吧!
◎作家是失敗的專家,卻能用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害怕失敗
人活著就無法避免失敗,很多小說所講的完全就是失敗與失敗者的故事,而且以死亡做結尾,或是內容中出現死亡。文學無法告訴我們成功法則,卻能提醒我們,失敗並非完全那麼恐怖。文學教我們有時要有威嚴、教我們能有尊嚴。我們看到這些故事,就能學到人生有限,失敗無法避免。在小說中,失敗有時算是比成功更令人敬畏的事,並且能從中感受到對人類的同感與憐憫。
◎以悲觀的現實主義面對生活
樂觀主義者的生活存在更多陷阱。一切順遂時雖然不錯,不過一旦垮掉便無法挽回。我們要以悲觀的角度看世界與未來,不要陷入虛幻的希望之中,也不要為不切實際的自尊賭上性命。正視現實,每天努力地以清醒的神智活下去,盡量從中追求意義與快樂。
◎養成健康的「個人主義」
所謂健康的個人主義,是在不侵害他人生活的範圍內保有獨立精神過活,我們必須想法異於他人,追求他人無法侵犯的堅韌內在,這樣才能有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並且盡可能追求不倚靠消費的快樂,例如書寫、唱歌、跳舞、演戲、畫畫等藝術。在現在的低成長時代,與其所有人都合力走同一條路,不如相互尊重,讓喜好不同的人各自盡力追求自己的快樂與享受。
◎培養感性肌力,豐富自己的靈魂
沒有感性肌力的人一感受到什麼就會覺得很累,我們必須練習使用視覺以外的其他感官來看世界,充分運用自己的五感來感受日常生活,只要自己的感受資料庫充足,就不會輕易被他人意見左右,雖會參考他人意見,卻不會依賴他人。只靠知識是無法建立不被他人侵犯的堅韌內在的,必須靠感受與經驗才能完成,鍛鍊感性肌力,是為了享受更高水準的快樂。
◎寫作是我們身而為人最後的自由
只要能寫作我們就活著,還沒有完全被擊敗。寫作是一個人在被迫害的情況下,能夠保護自己的最後手段。迫害者向來就很害怕會寫作的人,因為作者就是拒絕屈服的人。寫作是上帝允諾人類的最後自由,也是任誰都無法侵犯的最終權利。透過寫作我們能面對世界的暴力,培養內在的力量,也正視自身的內在。
以小說傳達人類存在核心最迫切吶喊的金英夏,在《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裡剖析人類自我毀滅的欲望與生存困境,在《黑色花》裡同情懷抱著理想卻最終潰敗的歷史和命運,在《光之帝國》裡進行對自我存在與身分認同的思索,在《殺人者的記憶法》裡提出對記憶、時間與惡的探討。
他也在《猜謎秀》裡犀利描繪了網路時代的年輕人條件優秀卻淪為人生輸家的生存焦慮,而在《我聽見你的聲音》裡,則關注那些在野生現實世界流浪、不被理解也無人聽見的青少年。
金英夏的小說,就是他的陪伴與理解。在這本重新整理8場演講與23篇訪談成書的文集裡,他暢談文學藝術之於人生的必要關係、寫作的本質、成為作家的機緣,並回答訪談者對其小說創作內容、創作觀等等疑問。所有想質問生命與生活的人,或許可以在當中找到可能的答案。
金英夏的忠實讀者也能從這本散文中「聽見」他真實的聲音,瞭解他每部長篇小說創作的背後故事、創作緣起,瞭解作家的生活,知道他是如何思考與寫作。謹將此書獻給所有仍然相信閱讀能夠給予自己力量和慰藉的讀者,以及喜愛讀小說或有志於創作的人。

contents

第一部、保有內在
插入探針
演講:悲觀的現實主義與感性肌力
如何過「今天」
演講:自我解放的寫作
第二部、以藝術家身分過活
心中的紅筆
演講:現在,馬上成為藝術家吧!(Ted演講)
為書而活
作家的權力
以小說家的身分生活
演講:奶奶的蜂窩
第三部、前往意想不到之境吧
寫作的目的是快樂,寫作的倫理是新意
演講:奇異的小說世界
沒有溝通
演講:初戀般的書
第四部、沒有記憶地記住吧
寫什麼?為什麼寫?
演講:讓我成為作家的事物
某些韓國文學的趨勢
對你而言國家是什麼
演講:文化突變
初版作者的話
採訪出處與演講目錄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