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全四册)

豆瓣
《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全四册)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45822656
作者: 胡适 著 / 曹伯言 曹杨 汇校
格式: 精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24 -10
装订: 精装
价格: 680.00
页数: 1284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胡适 著 / 曹伯言 曹杨 汇校   

简介

【内容简介】
胡适,现代著名学者,1910年至1917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其间所记17册50多万字的日记和札记,详细记录了他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是研究这位一代学人的可靠史料。
胡适的留学日记最早于1939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以《藏晖室札记》为名整理排印出版。1947年,商务印书馆将其改名为《胡适留学日记》后重印。1959年又由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由于日记在初版时,曾经胡适和编辑的增删修改,而日记手稿遗失多年,故现有排印本的完整性、准确性,与手稿存在哪些差异等,一直无从考证。2013年,手稿重现于世,上海人民出版社即据此出版了仿真影印本,这为《胡适留学日记》的汇校工作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以上海亚东图书馆1939年版《藏晖室札记》为底本,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为对校本,以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胡适留学日记》、台北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胡适留学日记》为参校本。汇校本以客观展示差异,真实再现原貌为原则,严格对照校雠,凡遇差异之处,皆出注说明,使读者和研究者得以窥见手稿本与排印本之间的诸多差异,这是《胡适留学日记》出版八十多年来第一次全面、系统、规范的校勘。
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汇校本将亚东初版时所删手稿的文字、剪报及图片,乃至卷首卷末的杂事备忘等,悉数恢复,共计补入照片133幅(包括胡适、韦莲司、马君武、任鸿隽、李垕身等名人的珍贵影像)、剪报96则、杂事备忘27页,使日记内容得到极大丰富,相比现有各种通行版本,汇校本堪称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胡适留学日记》。
汇校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与史料价值,不仅为学界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文本资料,还完整呈现了胡适留学时期的思想轨迹与生活细节。此外,通过版本间的差异对比,汇校本为研究胡适后续的思想演变及其自我形象的构建过程提供了新的材料。
【亮点推荐】
一、首次汇校排印本与手稿本,揭示手稿本与排印本之间的诸多差异。展现了胡适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过程中的自我干预、自我建构以及初版编辑所做的工作。
二、将初版时被删减的文字、照片、剪报、杂事备忘悉数补入,共计恢复133幅照片、96则剪报、27页杂事备忘,这些内容极大丰富了日记的图文信息。此外,汇校本将新发现的《北京杂记》《归娶记》一并整理出版,故汇校本堪称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胡适留学日记》。
三、恢复的照片中,不仅包括胡适本人从未公开的影像,还包含韦莲司、卢锡荣、张奚若、王征、罗英、任鸿隽、李垕身等其他名人罕见的珍贵影像,极具史料价值。
四、通过汇较,发现胡适在出版日记时有多处改笔和增删,这一删改过程展现了胡适复杂而细腻的心路历程,同时,这对于探究20世纪30年代胡适的性格特征、思想观念、立场心态都具有重大的提示意义。
五、胡适的留学日记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特点,日记里有上课笔记、读书心得、日常见闻、美国风情考察、书信、诗文、剧评、剪报、摄影、贴画……涉及政治、文化、历史、宗教、情感交际等多个领域,可说是一个庞杂丰富的史料群。此外,日记中对留学生使命与国家前途的深入思考,使其成为中外留学生交流史的重要参考,也为研究该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宝贵资料。
六、汇校本不仅为胡适研究提供了更为详实的依据,也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教育史、文化交流史、阅读史、情感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史料价值。
七、耿云志作序推荐,陈子善、罗志田、许纪霖、黄克武、沈卫威、宋广波联袂推荐。
八、装帧精美,随书附赠六张书签。
【名家推荐】
这部汇校后的《胡适留学日记》,是迄今最为完整的印本。一书在手,有关原稿和各种版本的情况,皆一一呈现,给读者和研究者以极大的便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耿云志
作为内地数一数二的胡适日记研究者,曹伯言先生整理的这部《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有如下显著特点:首先,在胡适研究史上第一次汇校留学日记手稿、亚东本和商务本。其次,尽可能完整地再现留学日记全貌,亚东本和商务本删改的文字,手稿本中独有的图片、剪报乃至账单、通信记录等等全部以各种方式复原。第三,还收入了以前不知道的《北京杂记》和《归娶记》,填补了胡适生平研究的空白。汇校本的问世,将会大大推动胡适研究的深入,这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子善
《胡适留学日记》是研究胡适本人和他所处时代的重要文献,此前所出各排印本多少皆有增删,后来手稿本浮现又仅出过影印本。上海书店新出的《汇校本》是第一次据手稿本订正的排印“全本”,史料价值极高,使用也更方便。
——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 罗志田
曹伯言教授是著名的胡适研究专家,编著过《胡适年谱》《胡适日记全编》等,对胡适一生思想与生平之熟悉,无人匹敌。他在去世前编就的这本《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以多个版本互相校勘,有出注说明,又补充了若干文字图片资料,无疑为胡适研究的一大福音。一个人物的一生,基本为大学期间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文化趣味所奠定,通过留学日记的细读,可以深入到胡适的内心世界,寻觅到他精神轨迹的最初源头。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
《胡适留学日记》曾多次出版,然均不完整。这一次的《汇校本》补入了手稿本中的照片、剪报、插页、备忘录等,展现出图文并茂的学思原态,堪称最完整的版本。捧读在手可以了解栩栩如生的思想与情感,有触摸历史的悸动。
——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黄克武
七年的留学经历,对胡适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民主观念有决定性影响。大河之旁必有大城,大的时代潮流必然孕育伟大的人物。正是这段经历,使胡适在倡导思想自由、政治民主,推进现代学制、现代学术范式建设时,有明确的参照。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沈卫威
胡适留学时的日记与札记,是胡适通往新文化领袖之路的忠实记录,是研究胡适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材料。这部汇校本以最早的1939年《藏晖室札记》为底本,以2015年影印的《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为对校本,以两个商务本为参校本,是《胡适留学日记》问世八十多年来第一次全面、综合的“大汇校”。该本以“展现原貌”为第一原则,早前排印本删掉的文字、剪报、照片悉数补入;至于歧异之处,则详注说明。这是胡适文献学难得的重要成果。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专门研究家,都可从中获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宋广波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