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豆瓣
基因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9571374765
作者: 辛達塔.穆克吉
译者: 莊安祺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发行时间: 2018 -7
装订: 平装
价格: NTD680
页数: 656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

辛達塔.穆克吉    译者: 莊安祺

简介

破解基因,是人類最偉大的冒險,還是最危險的浩劫?
當人類取代上帝,打造完美基因、根除致命因子,
《X戰警》、《惡靈古堡》的時代已經來臨!
電影《羅根》取材自他的研究,
「金鋼狼」休‧傑克曼盛讚:「本書超吸引人!」
人類從何而來?該往何處而去?
普立茲獎得主、紐約時報暢銷書《萬病之王》作者辛達塔.穆克吉
以一本書貫穿基因千年來對人類的影響
★ 比爾.蓋茲2016年最愛書籍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暢銷書榜首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年度十大好書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年度必讀書籍
★《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年度最佳書籍
★ Amazon年度TOP 20
★ Amazon超過八百位讀者滿分五顆星推薦
普立茲獎得主、英國衛報新人獎得主、暢銷書《萬病之王》作者最新力作
一八五六年,在滿是荊棘、搖搖欲墜的聖奧斯定修道院裡,開啟了一切探索人類從何而來、走向何方的旅程。當達爾文、拉馬克等生物學家還在為突變是天擇論還是父母遺留變異而爭論時,年輕的見習神父孟德爾擊破停滯了兩千年的遺傳理論,發現親子間的相同與相異都自有一套規則可循,繼而激勵後人積極尋找遺傳的關鍵鑰匙。
受到孟德爾的研究啟發,科學家發現這個讓代代之間彼此「相像」的祕密,實際存在於每個細胞的染色體上。這項遺傳研究成果與達爾文的演化論結合,被運用於優生學上,二戰時造成無數猶太人與雙胞胎遭受人體實驗、監禁及謀殺。一九五三年,基因研究走入新的境界,科學家破解DNA化學結構,發現我們的技術足以提取各類癌症、罕見疾病等致病基因,甚至能在胚胎期「定製」完美生命,這些重大發現彷彿昭示著變種人、複製人以及實驗室生化危機將不再是虛幻故事,人類對完美的追求、對道德倫理的堅持,究竟孰輕孰重?異於常人的生命,該被滅絕嗎?
作者穆克吉醫師以一場感傷的家族探病之旅為始,細細描述破譯遺傳基因之謎的百年過程,數以千計的科學家如何透過不斷實驗及互相合作、彼此競爭,解開一道道謎題,又衍生一項項謎語。或許,人類從未如今日這般接近生命的真相,我們將從根本改寫「人類」的意義,眼前正在來臨的是我們將打造的後人類時代。

contents

導讀/于宏燦
前言 家族
第一部 消失的遺傳學/基因的發現與再發現(1865–1935)
牆內的花園
「神祕的奧祕」
廣闊的空白
「他愛花朵」
「某個孟德爾」
優生學
「三代弱智已經夠了」
第二部 在部分的總和裡,仍然只有部分/解譯遺傳機制(1930–1970)
「Abhed」
真相與統合
轉型
不配活下來的生命(Lebensunwertes Leben)
「那愚蠢的分子」
「重要的生物體成對出現」
調控、複製、重組
由基因到發生
第三部 遺傳學家的夢想/基因定序和複製(1970–2001)
「基因互換」
新音樂
海濱的愛因斯坦
「複製,不然就死」
第四部 人的研究對象應該是人類自己/人類遺傳學(1970–2005)
我父親的災難
一間診所的誕生
「干預、干預、干預」
舞蹈的村民,基因的地圖
「取得基因組」
地理學者
人類之書(共二十三冊)
第五部 穿過鏡子/一致性與「正常」的遺傳學(2001–2015)
「所以,我們是一樣的」
身分的一階導數
最後一哩
飢餓之冬
第六部 後基因組——命運和未來的遺傳學(2015─ )
未來的未來
基因診斷:「預生存者」(Previvors)
基因治療:後人類時代
後記 辨別身分
謝詞
專有名詞
註釋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