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史

豆瓣 Goodreads
日本电影史

登入後可管理標記收藏

ISBN: 9787309120233
作者: (日) 佐藤忠男
譯者: 应雄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發行時間: 2016 -5
叢書: 卿云馆
裝訂: 精装
價格: 188
頁數: 1478

/ 10

2 個評分

評分人數不足
借閱或購買

(日) 佐藤忠男    譯者: 应雄

簡介

本书重新整理了顾仲彝论著《编剧理论与技巧》,是国内编剧受惠甚多且能够有效指导实践的创作指南。作者通过戏剧题材与主题思想、戏剧冲突、戏剧结构、戏剧人物、戏剧语言等方面,博采古今中外优秀剧作和戏剧理论精华,明晰揭示了编剧艺术的规律和秘密语言,再现了其一生关于编剧艺术的独到见解。编剧创作与研究者如果认真研习本书的规则、方法和技巧,那么就能离优秀的编剧更进一步。

蔡明亮將電影視為手工藝術品,在膠片上雕刻出緩慢電影。

本書透過他的作品,論其影像美學,及當代電影裡的「緩慢」從何而來,

重新體會時間的變動與流逝。

蔡明亮不僅是臺灣新電影運動以降最重要的電影作者,也是全球藝術電影的最新風潮──緩慢電影──的代表人物。通過對時間性、物質性與美學各方面的思考,本書以蔡明亮的電影作品為視角,檢視作者論、電影迷以及懷舊等觀念與緩慢之間的互動關係。

如何界定電影中的緩慢?緩慢電影與社會文化中更廣泛的慢活運動,其關係如何?本書細緻地分析了電影中的靜止與沈默,從而展現電影文本運用什麼策略來建構緩慢,呼籲讀者重新給予電影影像更專注的凝視,並體驗時間於其間的流動。

本書可謂第一本探討緩慢電影概念、並論述當代電影文化中此一現象的著作,不僅從時間性來理解臺灣新電影的美學風格,更希望思考現實生活中對於時間的理解和態度,探索人類於二十一世紀如...

(展开全部)

揭示好莱坞娱乐业谈判策略

大IP时代影视制作必备之书

...................

※编辑推荐※

《好莱坞怎样谈生意》全面介绍了好莱坞产业模式的运作,是给电影、电视等娱乐业从业人士的法律指南,也是娱乐法律师进行谈判、签署协议的实用手册。

☆ 细致划分导演、编剧、演员等职业权益归属,让谈判条款更有针对性

☆ 分类阐释电影、电视剧及真人秀节目,明确业内规范与差异

☆ 经典案例辅助分析,凭实战经验传授谈判技巧

☆ 附有当下备受关注的11种实用合同范本,迅速掌握交易要点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国内迫切需要借鉴的好莱坞娱乐产业谈判宝典与法务指南。作者首先介绍了产业链中位居核心地位的机构、组织、协会,再沿版权买卖、聘用协议签署到利润分成的上下游生态逐项解读相关权益及谈判策略。书中大量援引现实案例,并特别在第2版中...

(展开全部)

【编辑推荐】

★八卦也要高大上,史上著名电影人大起底

★一本连大师自己都要惊呼“信息量好大”的书!看过之后,你或许再也无法直视大师

★近四十位著名电影导演集体疯狂,只为证明“在疯狂的世界中,只有疯子才是正常的”

★艺术高于生活?错!真实往往“比虚构还离奇”

★「未读•文 艺家」倾力巨献!

【内容简介】

伟大的电影导演是否会像他们的电影一样完美?如果是的话,查理•卓别林经常好几周都不洗澡是怎么回事?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曾因为恋人吃蒜而大为光火?乔治•卢卡斯差点把里根总统告上法庭是因为什么?

其实,影史上各位鼎鼎大名的导演,在生活中都有着各种诡异又荒唐的生活或工作习惯。翻开本书,你会发现,他们的人生就如他们的电影,或许看起来很美,但也免不了有几个穿帮的镜头。

“秘密生活系列”分为《无码:艺术大师的秘密生活》《笔误:文学大师的秘密生活》《跑调:音乐大师的秘密...

(展开全部)

这是一部电影思想随笔,作者通过对经典电影的深度解剖,来呈现他独特的世界观。其视角独特、语言犀利、思想深邃,善于借用电影的烛火,来洞察社会和人性的幽冥,是国内其他影评人所不具有的。大多数影评家只能写出电影的A面,而谢宗玉却能越过电影色彩浮奢的A面,直抵令人销魂的B面。在他的火眼金睛下,仿佛所有的电影都是透明的,他有时甚至比那部电影的导演看得还要远。

本书是对近些年电影、电视等大众文化的研究,把流行文化放置在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多重脉络中,呈现特定文本的时代症候。主要涉及到四个问题,一是对历史的改写,二是主体的重塑,三是文艺生态的转型,四是后工业文化的兴起。文化批评的任务不只是评价作品自身的价值,更重要地是发现作品与时代、作品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阐释作品的政治维度,为辩证地认识我们所身处的时代提供文化坐标。

编辑推荐:

《图像的肉身》从“可见性”的角度对肉身的解读,不仅是对概念本身的梳理与明析,更是对梅洛-庞蒂感性哲学的进一步深化,尤其通过对新的观看方式的描述、以独到的艺术视角对图像在当代文化中特殊地位的分析,一步步呈现出由艺术到政治、渗透于生存经验之中的肉身哲学亦即对存在之境的敏锐体悟。本书从现象学的视角对于图像文化的反省非常独特,深刻又轻盈。

内容简介:

在梅洛-庞蒂后期哲学中有许多诗意而富于洞见的哲学表达,极好地阐明了当代图像与人的关系。

本书中的思考邀请我们踏上一条非常规哲学(a-philosophie)的道路,在生活的体验与反思中寻找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共存”。这是哲学有待完成的任务、是思想本身的任务,它引导着我们不断从当前体验世界的方式出发,对其做出新的理解和阐释。它是梅洛-庞蒂哲学为我们留下的疑问和挑战,也是这一有待完成的思想给予我...

(展开全部)

在《谋杀的语法》一书中,卡拉·奥勒通过讨论恐怖片、动作片、悬疑片中虚构的动作图像及其与电影画面之间的缺失,阐明了电影场景如何挑战并改变了电影本身。奥勒重新审视了雷诺阿、希区柯克、库布里克、贾木许和爱森斯坦的作品,追溯了电影场景与蒙太奇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突破,同时阐释了好莱坞类型电影的规则和语法构成之间的复杂关联。

玩转电影中的谋杀场景

《谋杀的语法》一书中列举了世界顶级导演的大量片例,如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惊魂记》《群鸟》《西北偏北》《迷魂记》;苏联蒙太奇学派领军人物爱森斯坦的《战将波将金号》;科幻电影导演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闪灵》等,通过理论与片例剧照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电影中的谋杀场景是如何建构的,镜头之间的剪辑逻辑是怎样的,谋杀叙事涵盖了哪些内容……

解密镜头下的谋杀真相

通过镜头语言、声音系统、演员表演、剪辑逻辑等方面...

(展开全部)

关注影视项目的前期创意工作

全方位挖掘适合虚构类与非虚构类作品的创作法

每个人都有动人的故事可讲

...................

※编辑推荐※

每个人都有动人的故事可讲

人物干瘪,情节老套,桥段烂俗?

全世界都在渐渐丢失人类天性中讲故事的能力

学校教育将我们五花大绑,封堵所有不切实际的念头

如何逃出创意枯井?如何重拾“人味儿”?

不妨跟随本书的指引

剖析自我,切换视角,接通灵感之源

制作CLOSAT游戏卡片,给理智与情感洗牌

这里有50多招训练题、20多篇攻略示例

助你武装头脑、释放手脚,逃离思维枷锁!

畅销全球的影视教材作者迈克尔·拉毕格谈故事的创意开发,继《导演创作完全手册》《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之后的第三本经典教程!

☆工具栏——提供对多个戏剧工具、专业术语清晰、形象化描述

☆审自我——教你回顾、评估自身经历,用其建立核心艺术身份

☆建...

(展开全部)

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在电影叙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把剧本翻译成图像,将导演的想法视觉化呈现。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为了让电影摄影师们能够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谈一谈电影摄影的艺术和技巧。文森特·罗布鲁托在书中采访了电影史上十三位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他们的作品包括《教父》《外星人E.T.》《闪灵》等经典名片,这些访谈跨度长达五年,涵盖了从商业大片到独立电影的各种摄影艺术和技术。

这本书道尽了好莱坞的本质与全貌。电影幕后真正的魔法何在?在好莱坞拍电影究竟是怎么赚钱的?谁塑造了好莱坞的神话?

好莱坞唯一看重的艺术,就是谈生意的艺术。大制作要赚大钱,靠的不是片子本身的票房,而是其他形形色色的业务:电玩、原声带、连锁速食的搭售商品、主题游乐园的游戏项目。片厂在意的或许是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奥斯卡,但是,片厂的母公司争的却是隐形的市场:有线电视、付费电视、数码衍生品等。

传奇与内幕,数据与分析,光荣与梦想,奇迹与重生……这本书将揭秘一个真实的电影现场——好莱坞。

为与黑泽明、小津安二郎齐名的国际巨匠导演,大岛渚以《感官世界》《爱之亡灵》《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御法度》等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永恒璀璨的光影。他是电影界的革命家,掀起日本新浪潮运动,以先锋另类的手法开辟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他用赤裸与暴力的镜头语言,揭示人性深处永恒的孤独;又以深刻隽永的文字,诠释忠贞不渝的爱情。他勇于突破传统壁垒,不断超越自我,像独自潜行深海的鱼,全力燃烧着自己,只为看见那一丝光芒。

本书记录了2009年至2010年作者对莫里康内的十五次采访,以家庭及成长历程为起点,谈及莫里康内从纯音乐转向电影配乐创作的过程,对其他音乐大师的评价,以及2009年在上海世博会上的演出经历;细数与众多电影大师的长期交往与合作,担任戛纳和威尼斯影展评委的感受;还聊到了音乐之外的足球与国际象棋、宗教与政治等。莫里康内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恶,更不避讳敏感话题,坦诚陈述很多不为外人道的珍贵回忆与电影界重要人物的逸闻趣事。此次简体中文版特别附上最为详尽的莫里康内电影配乐作品年表,及其在法国音乐电台的重要访谈,其中主要涉及与大导演莱昂内和托纳托雷的合作细节。

Picking up where the blockbuster hit Marvel's Avengers: Age of Ultron left off, Marvel's 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 sees Steve Rogers leading the new team of Avengers in their continued efforts to safeguard humanity. After another international incident involving the Avengers results in collateral damage, political pressure mounts to install a system of accountability: A govern...

(展开全部)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1名!電影【我就要你好好的】原著小說。【冰與火之歌】艾蜜莉亞克拉克、【飢餓遊戲】山姆克來弗林 主演。

‧全球銷售超過六百萬本 各大媒體佳評如潮

‧連續四年佔據英國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排行榜Top100,3000多位讀者5顆星書評推薦!美國指標性書評網站Goodreads 近5顆星好評推薦!

‧榮獲英國《泰晤士報》、《美麗佳人》、《Elle》等多家媒體點評讚譽。

‧顛覆傳統愛情故事,集合愛情、親情與人道醫療關懷的動人力作。

「妳知道嗎?」

「什麼?」

「克拉克,有時候,妳是我早上醒來的唯一動力。」

露薏莎˙克拉克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女孩;

她有一個穩定交往的男友、一個普通卻溫暖的小家庭,日子過得一成不變。

但突如其來的失業,讓她不得不接下一份陪伴四肢癱瘓者的工作,

她的人生將會因此帶來什麼轉變?

威爾˙崔諾,一個年輕有為的企業家,熱愛各...

(展开全部)

佐藤忠男是日本首屈一指的资深电影学者,有着长达六十年的电影评论与研究生涯,著作等身,德高望重。本书是他倾注毕生心血的集大成力作,构思四十载,执笔二十年,堪称迄今结构最完备、材料最翔实、观点最权威的日本电影通史巨著。首版于1995年由岩波书店出版,问世后得到了各方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每日出版文化奖”、“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等重要奖项。此后,根据新发现的影像资料和最近的日本电影发展状况,佐藤忠男修订、补充了相关内容,于2007年出版了增补版《日本电影史》。本简体版即根据增补版翻译。

contents

目录

增补版序
谢辞

序说:日本电影的基础
1.映绘
2.电影与日本音乐
3.故事定式的供给
4.表演技巧的源泉:歌舞伎与新派
5.表演技巧的源泉:新剧、轻戏剧与歌剧
6.正业和黑帮
7.艺人社会
8.作家的出身
9.外国电影的影响
10.外国人的贡献及与外国人的交流
11.女性的贡献
12.审查

第一章 草创期(1896—1923)
1.最初的输入与制作
2.弁士
3.日俄战争电影
4.制片厂的建立
5.初期的女演员和连锁剧
6.最初的超级明星
7.新派电影的繁荣:日活向岛
8.映画剧的成立
9.松竹蒲田的革新
10.日活向岛的成熟
11.好莱坞的日本人
12.从旧剧到古装片
13.大地震与大众文化的变化

第二章 无声电影的成熟(1924—1934)
1.城户四郎与蒲田调的成立
2.五所平之助、斋藤寅次郎、小津安二郎
3.蒲田的“母亲片”
4.村田实的近代精神
5. 日活、帝影新兴(公司)的现代剧和女演员的兴盛
6.衣笠贞之助的前卫活动
7.伊藤大辅和大河内传次郎对古装片的革新
8.牧野映画
9.古装片中的忠诚和反叛
10.“流浪片”的确立
11.山中贞雄
12.倾向电影
13.普罗映画的活动
14.弁士的艺术
15.即便如此,年轻人依然看电影

第三章 无声电影末期与有声电影初期(1931—1940)
1.走向有声电影
2.古装片与明星们
3.古装片的自我否定·伊丹万作
4.小市民电影与孩子的世界
5.女性情节剧
6.沟口健二的现实主义的确立
7.导演方法的个性化
8.从P·C·L到东宝
9.东宝京都和东京发声
10.日活多摩川
11.遗失的影片
12.进入国际政治漩涡
13.新兴电影和大都映画的通俗电影
14.走向战争

补遗
1.最早被电影拍摄下来的日本人
2.冈山孤儿院音乐活动写真队
3.被重新发现的电影


第四章 战争下的电影(1937—1945)
1.战争电影
2.儿童电影
3.恋爱电影
4.电影法下的电影
5.侵华战争与高扬战意的电影
6.艺道片
7.电影统制的发展
8.太平洋战争与电影的作用
9.战争时期的古装片
10.东宝的航空教育资料制作所
11.战争与电影作家们的生存方式
12.大陆电影
13.纪录电影的扩大
14.新闻电影
15.剧本作家
16.动画片

第五章 殖民地和占领地的电影活动
1.日本统治下的台湾电影
2.日本统治下的朝鲜电影
3.中国电影与日本的占领
4.满洲映画协会
5.占领期在印度尼西亚的电影活动
6.占领期在菲律宾的电影活动
7.占领期在各地的日本电影上映活动

第六章 占领下的电影界(1945—1949)
1.战败
2.美军对日本电影的管理
3.民主主义启蒙电影
4.反封建古装片
5.战争责任问题
6.工会的结成和东宝争议
7.新东宝的分离和清洗赤色分子
8.独立制片之路
9.蜂巢制片公司
10.民主化主题的进展
11.《广岛长崎原爆后》
12.新闻电影和教育电影

第七章 黄金时代(1950年代)
1.占领的终结与黄金时代
2.日本电影的国际化
3.独立制片
4.东宝
5.新东宝
6.松竹
7.大映
8.东横映画·大泉制片厂·东映
9.日活
10.剧本作家们
11.电影明星们
12.配角们
13.新剧界演员们的贡献
14.歌舞伎界演员们的贡献
15.喜剧演员们
16.纪录片的复兴

补遗
1. 被重新发现的电影
2. 纪录片
3.动画片的足迹

第八章 危机与变革(1960年代)
1.能量主义与新电影
2.松竹新浪潮与创造社
3.电视的影响与电影的变迁
4.松竹大船
5.东宝的现代剧
6.日活
7.大映的现代剧
8.东映东京
9.侠义片的兴亡
10.古装片量产的终结
11.独立制片公司
12.桃色成人电影的出现
13.日本艺术影院行会
14.剧作家们
15.演员们
16.纪录片
17.动画片

第九章 多样化的时代(1970年代)
1.制作体制的多样化
2.贫困主题和繁荣主题
3.描写大量死亡的电影和求生电影
4.日本电影的国际化
5.东映:不良性感度
6.喜剧片
7.战争片
8.日本艺术影院行会
9.日活罗曼色情片
10.爱与罗曼司
11.青春电影
12.犯罪与推理
13.古装片的多样分化
14.左派
15.儿童电影与描写儿童的电影
16.剧作家们
17.演员们
18.纪录片在方法上的发展

第十章 制片厂时代的终结和新的摸索(1980年代)
1.制片厂体制的瓦解
2.罗曼司与情色
3.青春片
4.喜剧
5.动画片的飞跃
6.古装片·历史电影
7.曾经的“敌人”的视点
8.再谈描写大量死亡的电影和求生电影
9.孩子们
10.走向大自然,走向乡村
11.贫困的变化
12.演员们
13.纪录片的进一步发展

第十一章 1990年代以来的日本电影
1.日本电影的现在
2.作家与主题
3.喜剧
4.古装片
5.孩子们
6.多样化的展开
7.纪录片
8.动画片
9.新的主题
10.从怪谈到恐怖片
11.与亚洲的关系

初版后记
增补版后记
译者后记

短評
評論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