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社会史论

豆瓣
明清社会史论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101140293
作者: 何炳棣
译者: 徐泓 译注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发行时间: 2019 -9
丛书: 何炳棣著作集
装订: 精装
价格: 120.00
页数: 456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何炳棣    译者: 徐泓 译注

简介

《明清社会史论》,550千字,是何炳棣著作集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何炳棣先生探索明清500多年间中国社会结构及阶层流动的历史巨著。何先生运用明清两代近100种科举史料,以计量法统计附有三代履历的明清进士登科录及会试、乡试同年齿录等关键性史料,分析进士及举贡四万个案例,并运用社会分层化和社会流动理论,解释明清科举制度与中国社会阶层变化的紧密联系。何炳棣先生善用律令、方志、传记、家谱、社会小说等史料,观察明清两代社会与家庭事务,探讨社会流动的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因素,以及某些社会概念与困惑,深入地诠释了科举体制下的社会流动。本书对明清时期科举、社会阶层及社会流动之研究影响深远,在历史学界的地位迄今屹立不倒。 本书资料详实,论证严密,是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译者徐泓先生,历任台湾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东吴大学等教授,亦是治明史专家,翻译专业准确而顺达。尤其难得的是,徐泓先生翻译的同时添加了长达万言的译者注,详列并评介过去几十年间涉及明清时期社会阶层、结构与流动的各种文字的专著与论文,对于广大读者理解原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参考价值。

contents

中译本自序
原著第二版自序
原著初版自序
译者序:何炳棣教授及其《明清社会史论》
前言
第一章 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分层化
第一节 基本反论
第二节 社会分层化
第三节 教育与财富同为决定社会地位之主要因素
第二章 社会身份制度的流动性
第一节 法理上缺乏对社会流动的有效阻碍
第二节 明代特殊身份进士的统计
第三节 社会文学所见身份制度的流动性
第四节 社会为儒家意识形态所渗透
第三章 向上流动:进入仕途
第一节 史料的简要评述
第二节 统计分析
第四章 向下流动
第一节 抽样的家谱记录
第二节 人文环境
第三节 竞争激烈的考试制度
第四节 有限度的荫叙
第五节 财富的减少
第六节 家庭制度
第七节 小结
第五章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第一节 科举与官学
第二节 社学与私立书院
第三节 帮助举子应试的社区援助机制
第四节 宗族制度
第五节 出版印刷
第六节 战争与社会动乱
第七节 人口与经济因素
……
第六章 科举的成功与社会流动的地域差异
第七章 概括与结论
附录 社会流动的案例选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