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武科考试研究

豆瓣
清代武科考试研究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101160055
作者: 李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发行时间: 2022
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装订: 平装
价格: 168.00
页数: 548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李林   

简介

本书综合参撷正史、官书、典章、方志、文集、笔记、报刊等各类史料,并发掘运用海峡两岸及国外所藏清代武科金榜、殿试考卷、进士登科录、乡会试录及关涉武科之章奏文移等珍贵档案,兼取文武科举参互对观之视角,综合论析清代武科考试制度之设计与运作。全书分三卷:上卷“武科选士总论”循时代线索,探讨武科考试研究之旨趣及其进路,以及历代“以武选士”制度之衍变;中卷“各级武科分论”循层级线索,逐层考述清代武科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之设置,侧重解析其制度变迁、中额变化及群体分布;下卷“武科主题专论”循专题线索,依次考论清代武科进士群体之人数与分布,武科出身之授职与迁转,以及武科考试之弊情与革废;最后综论清代武科设计之理想、现实与功效,藉此略见清代抡才及行政体制中文武之分与旗民之别。

contents


卷上 武科选士总论
第一章 武科考试研究之旨趣、意涵及进路
第一节 武科研究之旨趣及意涵
第二节 先行研究回顾述评
第三节 史料举隅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结构概要、行文说明及研究展望
第二章 武科考试之前史及其源流
第一节 从文武合一到文武分职
第二节 从世卿世禄制到府兵制
第三节 唐代武举制度之创置
第四节 宋、金两代武举之沿革
第五节 明代武举之恢复、延宕及明清之鼎革
第六节 历代武庙、武学与武经述要
本章小结
卷中 各级武科分论
第三章 清代武生之考选、管课及其出路
第一节 武童试之基本规制
第二节 武生学额、人数及其地域分布
第三节 武生之管理、训练与考课
第四节 武生之待遇及出路
第五节 《缙绅录》及《清史稿》所见武生童任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代武科乡试规程(会试通例)及武举人群体
第一节 武乡试之程期、地点及应考资格
第二节 武乡、会试外场考试项目及评衡标准
第三节 武乡、会试内场考试内容及评衡标准
第四节 武乡、会试之考务人员
第五节 武乡试中额及武举人群体分布
第六节 武乡试发榜、鹰扬宴及题名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代武科会试流程、中额及武贡士群体
第一节 武会试之程期、场地及应考资格
第二节 武会试科次、中额及录取人数
第三节 武会试中额变化及武贡士之分布
第四节 武会试场后之诸项事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代武科殿试之规程、内容及仪节
第一节 武殿试之程期及应试资格
第二节 武殿试之内场考试
第三节 武殿试之外场考试
第四节 带领引见、金殿传胪及授职赏赐
第五节 武进士会武宴及重赴宴筵
第六节 武科金榜、谢恩表、登科录及硃卷刊刻
本章小结
卷下 武科主题专论
第七章 清代武进士群体之人数、结构及分布
第一节 武进士之科分、人数及历朝分布
第二节 武科进士之地域分布
第三节 武进士登科年龄及其乡试、殿试中式间隔
第四节 武科之“社会流动”问题及“武举家族”初探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清代武科出身者之授职、迁转及其影响
第一节 武举人之拣选及升转机制
第二节 《缙绅录》及《清史稿》所见武举任职
第三节 武进士授职制度之沿革及选途之雍滞
第四节 武进士授职之统计与迁转之途程
第五节 武科出身官至一品者汇考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清代武科之弊情及武科之革废
第一节 武场之防弊、舞弊与惩罚
第二节 武科士子之弊情与为患
第三节 清季局势与革废武科之论议
第四节 戊戌变法前后革废武科之争论与曲折
第五节 武科之正式废除、善后措置及社会反应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清代武科考试之理想、现实及其功效
第一节 传统政治“文武合一”之理想及其实践
第二节 清代科举考选体制内之满汉互动
第三节 内外易势、政局变迁与武科功用

附录一 清代各省籍武生学额汇校
附录二 清代历科武进士人数暨鼎甲题名汇考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