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学范式
Douban
Paradigmen zu einer Metaphorologie
[德]汉斯·布鲁门贝格 Übersetzer/in: 李贯峰
Übersicht
隐喻在哲学语言中扮演什么角色?它们是否阻碍了清晰的思考和清晰的表达?修辞有助于使哲学更容易被普通听众理解,但为了术语的精确性,在理想的情况下是否应该被消除?或者说,哲学家所使用的形象能否比他们精心设计的思想体系更能告诉我们规范一个时代的希望和关怀、态度和冷漠?在《隐喻学范式》中,汉斯•布鲁门贝格通过研究隐喻和概念之问的关系来处理这些问题,作者认为存在着不能翻译回概念语言的“绝对隐喻”。这些隐喻回答了 所谓本源的、理论上无法回答的问题,它们的相关性在于它们不能被揭示开来,因为我们并没有对此提出问题,而是发现它们已经在我们存在的基础上被先行提出了。因此作者认为,隐喻跃进了概念所无法填补的空白。
contents
中译本导读
导言
一 “强力”真理的隐喻
二 真理隐喻与认知实用主义
三 对真理观念进行术语学—隐喻学的横向考察
四 “赤裸”真理的隐喻
五 作为现代世界状态隐喻的未知大陆和“未完成的宇宙”
六 有机与机械的背景隐喻
七 神话和隐喻
八 隐喻的术语化:“逼真性”
九 隐喻化的宇宙论
十 几何象征与隐喻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