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雀與夜鶯
豆瓣![雲雀與夜鶯](/m/item/doubanbook/2024/01/20/b5b32714-0b5f-40aa-b797-42fcc4335df6.jpg)
钟晓阳 / 鍾玲玲
简介
華文小說傳奇作家鍾曉陽 睽違十年最新短篇力作
香港文壇神秘才女鍾玲玲 與鍾曉陽的創作對話
用一本書,合說一個時代的故事,說說自己。是她的重新開始,也是她的。
「早前跟小陽開了個玩笑,我說這一回,你的讀者要被逼閱讀我了。她回答說:可不一定呵。
誰都知道作者的名字是由實踐產生的。既然無法只讀一半,那就閱讀我吧。
閱讀時定必意識到並非所有作者都以同樣方式寫作,因此有理由相信,也並非所有人都以同樣的方式閱讀。」--鍾玲玲
「又許久沒見,你們都好嗎?
我還好,過去兩年也寫了點東西,全在這本小書裡。
因為是跟好友的合寫,對我有特別的意義。可以完成我很高興。
接下來,該你們來說了。」--鍾曉陽
浪漫詩人雪萊說:「詩人就像黑暗中歌唱的夜鶯,用美妙的聲音撫慰人生的孤獨。」也在其代表詩作<致雲雀>中,以雲雀比喻不受任何拘束、渾然天成的藝術。香港作家鍾曉陽、鍾玲玲相識於1981年鍾曉陽尚未出版《停車暫借問》、準備赴美唸電影前夕,朋友所辦的餞行餐會。這之後,18歲的鍾曉陽成了傳奇作家。1986年,鍾曉陽返港,時任《素葉》文學雜誌的鍾玲玲因公再度聯絡鍾曉陽,開啟了兩人超過40年的情誼。2023年,兩人合寫出一本小書,探索人生與創作,追尋往昔軌跡,以便繼續寫,創作就是時間的饋贈。
contents
▎兩封信 作者自序
▎對話一 雲雀與夜鶯
「世上的好友中有一對是我們,多麼好。」(曉陽)
「你瞧我們之間從來不說帶情感的話。『這也沒有甚麼不好。』對我來說,就是完滿的省略。」(玲玲)
▎對話二 詞/語
傷痛與遺憾是否是生命的必須?我們於遺憾裡墜落,於遺憾裡探索自我,懷疑著自己是否已逐漸死去,如今不過是道暗影,終其一生受光的控制。
▎晚期風格(鍾曉陽 小說)
我有信心你不會愛上我。又怎麼會呢?我想你不過在找題材,找刺激,培養畫畫的情緒,到我發覺事情不是我想的那樣,已經太遲了。
▎陳詞濫調(鍾玲玲 小說)
你是我文本中的一個產物。你是由我的書寫構成的。那個晚上,我給你寫了一封信。你要是忘記,我就再寫一次。
▎對話三 對話
L卡夫卡在一封書信中提到:他說的和他想的不一樣,他寫的和他想的不一樣,他想的和他應該想的不一樣。
Y 我所認識的空白,只是我個人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