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Douban
李伟昉
overview
本书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附以阐释学、接受美学、叙事学等理论,本着跨异质文化平等对话与沟通互补的立场和原则,在国内首次将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纳入比较文学视野,互为参照,相互印证,既论析它们各自的文学特色与存在价值,又探讨它们作为鬼怪小说创作所共有的审美本质与基本规律,透过浅层次的异同比较实现深层次的跨文化探源,进而试图从一个角度寻求一条建构平等多彩、互通有无的理想的世界文学的路径。在研究中,始终以小说构成的几个要素(如情节、主题、人物、叙事)来结构、贯串本文,以问题意识带动比较研究。力戒盲目乱比,强调可比性,突出异质性,彰显对话性。本书在中西小说比较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开拓性价值。
contents
序
绪论
第一章 背景论
第一节 英国哥特小说生成背景综述
第二节 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成因综述
第二章 情节论(上):怪诞
第一节 怪诞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怪诞的审美价值
第三章 情节论(下):恐怖
第一节 恐怖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恐怖差异的文化探源
第四章 主题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因果报应主题比较
第三节 爱情主题比较
第四节 复仇主题比较
第五章 人物论
第一节 人物类型划分
第二节 人物类型特征分析
第三节 人物形象描写艺术探解
第六章 叙事形态论(上):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运用
第一节 全知叙事视角
第二节 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视角
第三节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第四节 见证人叙事视角
第五节 多重叙事视角
第七章 叙事形态论(下):叙事时间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叙事时间中的顺序
第二节 叙事时间中的时距
第三节 重复叙事:思想的构筑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英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