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時代群像

豆瓣
黑暗時代群像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9863600732
作者: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译者: 鄧伯宸
出版社: 立緖文化
发行时间: 2016 -11
装订: 平装
价格: NTD 390
页数: 400

/ 10

2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Men in Dark Times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译者: 鄧伯宸

简介

漢娜.鄂蘭論萊辛、羅莎.盧森堡、卡爾.雅斯培、華特.班雅明……
19世紀末與20世紀前半葉,是個政治大災難、道德大淪喪、藝術與科學卻突飛猛進的時代,這裡所論的正是那個時代的知識份子。
一個最黑暗,也是思想文化最燦爛的年代, 鄂蘭與這些精采的人在同一時空中交會。
本書是20世紀重要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1975)於20世紀70年代完成的著作。鄂蘭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家之一。
她在書中所論的都是20世紀前半葉的知識份子,都是她身邊熟識的人。處在上一世紀上半葉的歐洲學術文化中心,一個最黑暗,也是思想文化最燦爛的年代。
「黑暗時代」一詞出自德國詩人布萊希特的名詩〈致後代子孫〉,指的是20世紀黑暗現實中無所不在的恐怖。
漢娜.鄂蘭認為,本書中她所談到的幾位人物──包括萊辛、羅莎.盧森堡、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卡爾.雅斯培、伊薩.迪內森、賀曼.布羅赫、華特.班雅明、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華特馬爾.居里安與藍道.賈雷爾──照亮了那個時代的黑暗。
漢娜.鄂蘭相信,「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代,人都有期望光明的權利,而光明與其說是來自於理論與觀念,不如說是來自於凡夫俗子所發出的螢螢微光,在他們的起居作息中,這微光雖然搖曳不定,但卻照亮周遭,並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流瀉於大地之上。」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乃有了這組群像的勾勒。

contents

作者序
1黑暗時代的人本精神
兼論萊辛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1729-1781
德國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作家和文藝理論家之一
2玫瑰的名字
羅莎.盧森堡 Rosa Luxemburg, 1871-1919
德國左派革命家。德國共產黨綱起草人。
3世界公民○1
頌:卡爾.雅斯培Karl Jaspers, 1883-1969
二十世紀德國的存在哲學大師
4世界公民○2
卡爾.雅斯培Karl Jaspers, 1883-1969
二十世紀德國的存在哲學大師
5遠離非洲
伊薩.迪內森Isak Dinesen, 1885-1963
《遠離非洲》、《芭比的盛宴》作者
6勉為其難的詩人
賀曼.布羅赫Hermann Broch, 1886-1951
德國重要作家
7最後的歐洲人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
二十世紀重要哲學家
8我們曾作為『光明的一代而生活』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
德國戲劇鉅擘
9重新肯定佛洛斯特、惠特曼和威廉斯
藍道.賈雷爾Randall Jarrell, 1914-1965
美國詩人、小說家、評論家
10論反猶太主義
華特馬爾.居里安Waldemar Gurian, 1903-1954
德國重要政論家與作家
11一個坐上聖彼得大位上的基督徒
安捷羅.朱塞佩.隆加里Angelo Giuseppe Roncalli, 1881-1963
即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是現代史上最重要、也是最具聲望的教宗之一。
附錄:漢娜.鄂蘭 極權主義理論成經典/林博文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