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的辩证法

Douban
感性的辩证法

Registe-se ou faça Login para escrever uma crítica ou adicionar este item à sua coleção.

ISBN: 9787507855708
autor: [法]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著 / 杨国柱 主编
译者: 郑重 / 杨国柱 / 史烨婷 / 杨乔慧 / 张琦
formato do livro: Livro de bolso (Capa mole)
editora: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data de publicação: 2024 -9
séries: 新迷影丛书
装订: 平装
preço: 78.00
número de páginas: 542

/ 10

0 avaliações

Sem críticas suficientes
借阅或购买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电影文选

[法]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著 / 杨国柱 主编    译者: 郑重 / 杨国柱

visão geral

在迪迪-于贝尔曼的整体写作中,电影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他将电影作为一种移动媒介带入对艺术史的研究。他早期关于电影的兴趣主要源于其对蒙太奇方法的关注,1990年代中期提出了在艺术史背景下对蒙太奇概念的理论重构,并从一开始就超越了对静态图像的电影使用的艺术历史兴趣。自2008年以来,电影已经成为他关注的日益政治化的理论核心。从1995年现代主义电影理论第一次在他关于乔治·巴塔耶的视觉文本的分析中胜利地进入他的艺术史,到撰写“历史之眼”系列最后一卷的2016年,本文选一共辑录了迪迪-于贝尔曼19篇文章。总体上看,这些选文涵括了迪迪-于贝尔曼电影理论的四个主要面向:源于“图集”认识论的蒙太奇方法、大屠杀—影像的伦理反思、人民—影像的抵抗政治、从情感走向起义的行动—影像。

contents

一、蒙太奇方法
“无赖的辩证法”— 爱森斯坦与巴塔耶(1995) 3
哈伦·法罗基:对抗世界的暴力(2009) 74
哈伦·法罗基:理解世界的苦难(2009) 100
让 - 吕克·戈达尔的过去引用(2015) 119
二、不顾一切的影像
克劳德·朗兹曼:不顾一切的地点(1995) 147
档案图像或表象图像(2003) 165
蒙太奇图像或谎言图像(2008) 205
愤慨与尊严:关于塞缪尔·富勒(2005) 247
三、人民的诗歌
飘忽不定的存在(1999) 269
萤火虫—图像(2008) 286
想象的人民,作为群众演员的人民(2012) 307
展示无名者(2012) 328
光对抗光(2014) 337
流泪的人民:爱森斯坦或大师的作品(2016) 367
四、欲望揭竿而起
影像审美自由十论(2007) 413
激情与行动:爱森斯坦反对巴特(2012) 436
诗意的愤怒—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札记(2013) 461
感性的辩证法(2016) 485
情感不说“我”(2016) 522
大都会文献翻译小组 534

comentários
críticas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