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展望(上)

Douban
中國文化的展望(上)

Inscrivez ou connectez-vous pour évaluer cette œuvre ou l'ajouter à votre collection.

ISBN: 9789860192773
écrit par: 殷海光
édition: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date de publication: 2009 -8
série: 殷海光全集
reliure: 精装
prix: 480 TWD
nombre de pages: 352

/ 10

1 évaluations

Pas assez d'évaluations
Acheter ou emprunter

殷海光全集 1

殷海光   

résumé

這本書的確說出了些什麼,也解答了些什麼。不折不扣的,這是討論中國文化問題的一個新的里程碑。──金耀基
《中國文化的展望》是殷海光最重要的專著,無論就思想史脈絡或是就殷海光個人的思想世界而言,本書都深具意義。
近代以來,「中西文化論爭」幾無已時。殷海光採取西方現代社會科學的概念及邏輯分析的方法,敘述討論十九世紀以降中國歷史文化的變遷,也從世界架構的視野,檢討思索中國文化的前景。他的思考研究,充分展現身處二十世紀中葉的華人知識分子,如何以科際整合的認知,借鑒現代社會科學的概念,論列中國近百年來的社會文化對西方文化衝擊的反應,嘗試為中國歷史文化的近代變遷,提出宏觀視野的系統解釋。
本書不僅是殷海光對「中西文化論爭」這個問題的回應解析,還全面展現了他的文化觀、知識觀與人生觀,具體反映當代自由主義者探求理想未來的思惟世界。在這部書裡,殷海光呼籲「道德的重建」,鼓舞知識分子無畏威權,扛起道義責任的大纛。字裡行間,透露出自由主義者的學術研究,和他的生命意義,實在不能須臾或離。
本書為《中國文化的展望》上半冊,內容為全書的第一章到第八章。書中從討論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性質開始,一直推論至自由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其間,章與章之間,且每一章的各節之間,皆環環相扣。閱讀本書,不僅可以讓我們對於中國文化的變遷及未來這個重大問題,拓展多重的認知,獲得無限的啟發;更可以是我們理解自由主義者殷海光之關懷所在的一種方式。

contents

【目次】
第一章 天朝型模的世界觀
第二章 什麼是文化?
一.清開道路
二.文化的定義
第一組 記述的定義
第二組 歷史的定義
第三組 規範性的定義
第四組 心理的定義
第五組 結構的定義
第六組 發生的定義
第三章 文化的重要概念
一.文化的變遷
A.濡化
B.文化價值的移接
C.文化與性格
二.本土運動
三.文化的羅聚形態
四.文化的特徵
五.文化價值與生物邏輯過分違離的問題
六.文化對文化的倚賴
七.歷史與文化
八.文化的繁褥化
九.文化理想與文化實現
十.文化與價值
十一.文化的普同基礎和特殊形色
十二.文化所在的層次、原料和功能
第四章 近代中國文化的基線
一.家
二.中國社會的基型
三.社會的層級
四.我族中心主義
五.離隔和心性凝滯
六.合模要求
七.長老至上
八.地位與聲威要求
九.兩性分別森嚴
第五章 中國社會文化的激變
一.家庭的瘦化
二.孔制崩潰
三.本土運動
A.三元里事件
B.義和團運動
C.五四運動
(一)五四運動的定義
(二)五四運動的背景
(三)五四運動的經過
(四)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
(五)五四運動的影響
(六)五四運動的批評
四.代間緊張與衝突
第六章 一個長久的爭論
第七章 保守的趨向及其批評
一.一個辯論
二.保守主義者的特徵
A.國粹派
B.義理派
三.保守主義的基本觀念
四.保守主義的批評
五.保守主義的社會文化功能
第八章 自由主義的趨向
一.嚴 復
二.譚嗣同
三.梁啟超
四.吳 虞
五.胡 適
六.吳稚暉

autres éditions
commentaires
avis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