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时期三女哲

豆瓣
黑暗时期三女哲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802254060
作者: [法] 西尔维•库尔廷-德纳米
译者: 高毅 / 高煜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发行时间: 2008 -2
装订: 平装
价格: 32.00元
页数: 334

/ 10

3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施泰因,阿伦特,韦伊评传

Trois femmes dans de sombres temps : Edith Stein, Hannah Arendt, Simone Weil

[法] 西尔维•库尔廷-德纳米    译者: 高毅 / 高煜

简介

Trois femmes dans de sombres temps. Edith Stein, Hannah Arendt, Simone Weil
选段:
她们的心中都怀着一种强烈的愿望:要了解这个怒气冲冲的人世间,要和这个世间和解,无论如何都要爱这个世间,爱命运,爱世界。
每当汉娜•阿伦特在社交场合碰到一个年轻学生,并从他的话语中看到永恒人类又有希望出现一个新的开端的时候,她都会习惯地低声嘟哝起歌德《浮士德》中一句她喜爱的话:“因为他们又从地下喷涌而出了,一如既往无止无休。”尽管这位新来者根本不是“神圣的救星”,但他的诞生本身实际上还是神圣的,“人类生生不息、直至永远,世界有可能得救的原因也就在这里了”。
内容简介:
1933年,希特勒攫取了德国的全部权力,书籍被投进了烈火。1943年,华沙犹太人居住区的起义被镇压,人被投进了烈火。1933年—1943年,就是布莱希特在一首诗中所说的“黑暗时期”。在这首诗里,他恳求“在我们后面出生的人”宽恕不懂得“为建立一个友爱的世界奠基的”那一代人。
为了给这个时代画一张像,西尔维选择了三位非凡的女性:埃迪特•施泰因、汉娜•阿伦特和西蒙娜•韦伊。她们都出身犹太家庭,只因为是犹太人,命运就注定和别人不一样。她们都在年轻时就选择了哲学,她们的老师胡塞尔、海德格尔和阿兰,都以离经叛道著称,而她们都敢于批判老师,并且想超越他们。
身处这个黑暗时代,革命、法西斯主义、帝国主义、民主主义、极权主义、反犹主义,这些都是韦伊和阿伦特充满激情的思想赖以植根的沃土,而施泰因则一边聆听尘世的动荡在加尔默罗修院深处激起的回响,一边继续默想十字架的圣约翰。
她们的心中都怀着一种强烈的愿望:要了解这个怒气冲冲的人世间,要和这个世间和解,无论如何都要爱这个世间,爱命运,爱世界。

contents

前言
第一部 成长岁月
童年
学业与老师
批判老师
从胡塞尔到托马斯
基督教哲学与法国存在主义
德国的存在主义哲学
阿兰的“谈话录”
对女人特性的态度
“我还是习惯做女人”
埃迪特·施泰因是“激进的女人”?
“你们的儿子,西蒙”
爱命运与犹太人身份
本尼迪克塔嬷嬷:“这是我自己的秘密”
小写人称代词“我们”
变成本来的模样
第二部 对世界的态度(1933-1939)
1933年
背对世界?
对世界负责
1935年
“在思想的世界自由自在”
“为了了解我的民族……”
1936年
西班牙时尚
“主义”的战争
1938年
“时不顺遂”
1939年
“迦太基的毁灭”在安妮·弗兰克的国家
法兰西,德意志帝国的一块殖民地?
“不可知论的毛病”
第三部 流亡(1940-1943)
1940年
奔向自由
血统与土地的宗教
1941年
多色的星
“我只能和杰弗逊一起说:至于其他,我仍然这样认为”
1942年
“我觉得自己是个逃兵”
特和希恩镇
“没有人念祈祷文”
战后犹太人地位如何?
1943年
难以置信
“法国教师在绝食自杀!”

她们是“义人”吗?
为了一种友爱政治?
创造与毁灭
爱命运与爱世界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