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黄公望游富春山 2016年国家话剧院小剧场版
豆瓣![随黄公望游富春山 2016年国家话剧院小剧场版](/m/item/doubandrama_version/2023/07/16/bbcd1713-2a1c-4586-a1d2-1e7a4327a7dd.jpg)
上演日期:
2016-11-23
~ 2016-12-04
2016年国家话剧院小剧场版
剧院:
国家话剧院小剧场
导演:
陈思安
编剧:
周瓒
演员:
郝蕊
/
刘超
/
彭珣
/
李君兰
/
张雪浩
简介
诗歌剧场作品《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根据著名诗人翟永明同名长诗改编。诗人思绪由黄公望名画《富春山居图》出发,穿透古今,漫游山水,时而入画,时而步入现实,抒发怀古幽思,又融入对科技和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此画历经朝代更迭、战乱离散,在几近焚灭的重生后分散海峡两端。作为翟永明近年来重要的长诗力作,它也是当代难得的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和现代意识的文本。本剧力图拓展诗歌文本,以肢体表演、影像、装置、实验音乐融合诗歌意境,带领观众的思绪诗意地漫游。
以诗歌作为创作底本,带来了语言和想象力的解放。剧中人物角色转换自由,故事在虚实之间切换,人物在画前与画中进出,讲述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插,形成犹如蒙太奇般的效果外,观众也将成为剧中的一部分,或成为画师,或成为观画者。
从一幅画到一首诗,再从一首诗走向一部戏,这中间要经过几重转换?又如何实现这些转换?心灵的观察发而为画、诗、音乐、舞蹈,多维的时间因之凝固为空间,即便这空间转瞬即逝。探索词语如何显身,物与身体怎样互动,声响、影像与存在如何生成意义,这是诗歌剧场作品所致力探讨的问题。谈论诗歌,在当代到底意味着什么?诗歌似乎不再是必需品,而成为某种虚幻和无力的象征。然而在我们看来,诗歌之于当下,反而是一种胜过很多“实在”的有力抵抗,它照亮着一个出口:我们仍有不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