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法国电影展映:于佩尔的「此时此刻」 | 艺述电影

簡介
“我当演员的初衷就是想‘去别处’,无论是地理意义上的旅行,还是想要探索自己,探索不同的人对于世界的看法。” 于佩尔在2017年与贾樟柯的一次对谈中坦言道。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表演生涯中,于佩尔与夏布洛尔、戈达尔、皮亚拉、哈内克、洪尚秀等诸多巨匠合作,出演超过一百多部作品,两度夺得戛纳影后,两度夺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后——演员这个职业带她抵达的“别处”,广度如斯。
从《维奥莱特·诺齐埃尔》(1978)中堪称“无辜的怪物”的弑父少女,到《冷酷祭典》(1995)中煽动谋杀雇主的底层女性,从《包法利夫人》(1991)中迷失于爱欲的爱玛,到《钢琴教师》(2001)中因性压抑而自毁的艾丽卡,直至巅峰之作《她》(2016)中被强暴后与施暴者展开心理博弈的游戏公司老板,于佩尔敢于拥抱复杂、压抑、极端的角色,兼具冷峻、躁动与疯狂的底色,受害人与掌权者的权位转变相隔一线。
“我始终不认为我在演绎另外一个人。身处一个故事之中,我只是通过人物与我自己相遇。”作为演员,于佩尔并非服务于导演意志,成为探索人性暗面的“肉身工具”,而是让人物更靠近自我的无限,以此完成了自身作者性的书写。
2025年法国电影展映迎来三部于佩尔出演的新片《波尔多囚犯》、《日本的西多妮》和《我的罪行》。借此机会,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法语文学教授袁筱一,影评人、专栏作者李婧,以及撰稿人,电影人于婧,共同聊聊于佩尔所塑造的经典女性形象,和她所带来的诸多难忘的“此时此刻”。
第49期“艺述电影”联合MOViEMOViE和上海库布里克书店共同策划,以下是现场录音:
01:29 与MM的合作契机以及嘉宾介绍
02:56 概述于佩尔的演艺生涯与法国电影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关系
04:48 嘉宾最初接触于佩尔的作品:《包法利夫人》《钢琴教师》《将来的事》《她》等
15:34 对本次法国展映中的三部于佩尔作品对观后感
25:15 通过于佩尔代表作聊聊她的表演风格
43:37 导演的作者性和于佩尔的主体性表达
53:16 中国女演员中谁比较像于佩尔
56:25 于佩尔表演的主体性与作品的关系
59:03 于佩尔的“此时此刻”与电影的现代性
1:09:21 电影的时态
1:11:31 文学的现代性
1:20:17 于佩尔角色的衣着与人物表达
1:25:45 于佩尔出演女导演的作品占21.8%
1:26:58 观众提问1:法国文学、哲学与电影的关系;经典对年轻人的传播
1:45:45 观众提问2:看于佩尔电影的收获和共鸣
1:54:32 尾声,相关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