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法律翻译教程》简评
早在几年前做自由翻译时,就常听圈内从事法律翻译的同行提起一本法律翻译的教程,即孙万彪教授著《英汉法律翻译教程》(上外社)(以下简称“教程”)。据说该教程一直以来颇受法律翻译入门者的欢迎,可惜一直以来我都没时间或没机会买来学习一下。直到我从事专职法律翻译一年多以后,我才偶然兴起读了这本书。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基本上是以浏览的方式读完全书的,所以不敢说对此书有什么具体的见解,只能基于个人阅读时的一点粗浅认识来个简评吧。
总的来说,这本书名符其实,编排风格和体系的确相当适合做一本“教程”。教程的主要特点是以丰富的翻译实例为主线,逐段提供对照译文,并将难点要点集中作简要分析;另外,在每个章节中还穿插实用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便于读者理论联系实践。从译文的风格看,大多行文流畅,可读性不错。法律英语素以艰涩难懂闻名,连英语为母语的人士都望而生畏,译成中文不但可懂,而且上口,实属不易。使译文同时达到忠实和通顺的效果,这是所有法律翻译应该追求的专业目标。
然而,浏览完教程后,在受益匪浅的同时,我也发现一些不足或缺撼之处。首先,作为一本以法律翻译为论述主题的著作,教程的内容略显单薄。教程全部翻译实例取自标准合同条款,按章节对这些条款进行分门别类。然而,法律翻译实践中所需翻译的材料是远远不限于标准合同一类的,例如还有公司章程、委托书、公证书、董事会决议、尽职调查报告、审计(会计)报告、员工手册等等。即便是合同一类,亦有很多细分类别,如租赁合同、销售合同、股份转让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劳动合同等等。而教程内容局限于标准合同这一块很基础、很狭窄的领域,对于法律翻译入门者也许够用,而对法律翻译工作者的参考价值就有限了。
其次,教程的译文也有欠完美或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有部分译文过分拘泥原文而牺牲了可读性,而又有部分译文过分注重可读性而对原意作了不必要的发挥。类似情况在严谨的法律翻译工作中是需要避免的。而且,极个别的译文中还出现了硬伤。例如,independent contractor这一用语,在法律翻译实践中通常根据其法律意义译为“独立缔约人”,而作者均按字面意思处理为“独立承包商”。由于作者提供的是标准的法律合同文本,而不是什么工程类合同,从语境和法律意义的角度,这种译法都是不妥的。
最后,还是套用那句老话,“暇不掩瑜”,作为一本入门级的法律翻译教材,这本书还是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的。不过,作为职业法律翻译,希望能读到更为详实、准确和专业的法律翻译指导著作。因此,期待孙教授的新作早日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