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红楼梦》

茅十八
茅十八 @wslxhui
红楼梦 - 评论

再读《红楼梦》时正好赶上国家调整新冠疫情防控策略,随即感染,各种症状均深入体验一把,惟独手边这本《红楼梦》一直坚持读了下来,也许这就是它的魅力。

年少时读红楼梦关注的只是最粗浅的东西,从初试云雨情到风月宝鉴到薛潘对诗,其他印象深刻的就是这边宝玉大婚,那边同时黛玉去世,那叫一个惨惨戚戚。

此次读四大名著,最后一本是《红楼梦》。个人感觉如果论艺术性《红楼梦》确实是四大名著之首。论写实,对荣宁府内人、物、事的描写可以说是一部当时生活的百科全书,读着有种让人进入历史的代入感。论写情,宝玉与众人感情描写细腻入微,情趣别致。即便放在现在,众多言情作品也远不及红楼梦写情之动人。再读才能体会到作者谋篇布局之用心,几乎没有闲笔,事事都有照应,更对人情事故描写得入木三分。另外,此回读书正值笔者被新冠症状折磨深感痛苦,读到黛玉多病,动不动咳出血来,不禁更感心痛,对人物的理解同情也多了一分。

当然本次读书也有很多疑惑,诸如:第十七、十八为何合作一回;全书各回之间长短不统一,有的往篇幅长极,有的又非常短,与作者细心布局的风格不符;还有柳五儿前面还说她死了,后来不知又处怎么招入宝玉房中,还大写了一段:候芳魂五儿承错爱;凤姐的孩子到底是有两个:大姐、巧姐,还是只有一个巧姐……好在本书最后俞平伯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序言》对此均做了解答。读罢方知红楼梦一书的坎坷命运不下于书中之人物,更为本书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无怪乎多少文人骚客愿意穷奇一生投入这世界中不愿离开。

红楼梦确实是一本值得反复揣摩的书,特别是当读者自身的阅历不断提高,读到书细节时自又别是一番滋味。“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