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30

拉谟河的小打字员
拉谟河的小打字员 @locker0215
追日 - 评论

《追日》

因为很感兴趣“年轻时候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却渐渐沦为学术花瓶”的男主角设定,所以买了这本麦克尤恩。

可能是看得比较断断续续的原因,大喘气读完之后有点茫然,这里要给译者老师使劲鼓掌,因为翻译非常用心,译后记的梳理真的非常有帮助,看完我才有了相对整体的理解,并且书名翻译极佳。


男主人公别尔德实际上完全没有物理学家头衔给人想象的光辉感,而是个好色、肥而油的中年男子,并且身上无数污点,以至于他最后数难并临,很难让人共情或同情……但回味细想,他一脚跨在太阳能发电拯救温室危机的理想主义伟业中,一脚跨在世俗的利益纠纷、误杀剽窃、婚外情、衰老和疾病这一泡污泥里,其实充满普遍意义,我们所有凡人恐怕都是这么生活的,只不过不至于像小说描绘得那么极端罢了。这样一来,便觉得他年轻时候为了博女友(也是第一任妻子)欢欣而恶补弥尔顿诗歌、笨拙地应对中年方得的小女儿,也许不像他第一人称所述的那么逢场作戏,或许有他自己都看不上眼的真实柔情。

“别尔德站起来迎接她,只觉得心里涌起一种陌生的、愈涨愈满的感觉,可他一边张开双臂抱住她,一边怀疑,现在假如他努力装作这就是爱,还有没有人会相信他。”文末附录,麦克尤恩杜撰了别尔德获诺奖时的颁奖致辞,以假乱真,此刻一下子也充满了忧伤的意味。

麦克尤恩的长段描绘依旧精彩,例如译后记也提到的、被评论盛赞的机上段落;关于父亲和女儿的描写我也依然非常喜欢。

评论诟病的整体节奏不佳,似乎是有一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读得没有特别连贯;而书中涉及的:舆论的荒诞和健忘、政治正确、环保活动的表演色彩、两性鸿沟等等,也有一点点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