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下的短评

窗边鸟
窗边鸟 @JackMercury
少女杜拉的故事 - 评论

特别有名的案例,挺有启发性的。 显然在这个案例中弗洛伊德显得非常强势,他不顾杜拉的反对迫使杜拉接受自己的解释,逻辑甚至十分赖皮:你越反对越说明我说中了你被压抑的幻想,越说明我是正确的。 问题在于,怎样的解释才说的上恰当?在分析师给出一个解释却遭到来访者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分析师怎么知道,是这个解释根本没有切中症状的无意识真相,还是它恰恰是切中了无意识真相,所以才遭到意识的强烈抗议?在这个案例中,显然弗洛伊德选择了后者。然而,如果解释切中了无意识真相,按照弗洛伊德在歇斯底里症研究里的理论,患者的联想性联结将恢复,症状将会消失。但是,显然从歇斯底里症研究到杜拉,没有一个患者可以说是“痊愈”了。他们仍然会产生新的症状。从这点来看,或者可以说,弗洛伊德的解释方式并不完善,或者可以说,解释方式完善,但恢复联想性联结根本不足以消除症状。 但这不是说精神分析是失败的。正如齐泽克说,精神分析是反症状的。精神分析和现代医学不一样:症状并不是要被消灭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