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之美

乍暖
乍暖 @zhanuan326
金阁寺 - 评论

读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最让我沉迷的是他对金阁寺美的描写——他只告诉我:“人世间再没有比金阁更美的东西了。”

看完书后我去查了现在修复后的金阁寺的照片,金灿灿一片,没有期待中那么美。我理解了书里的“我”初见金阁时那种失落的心情:“我变换着各种角度或侧头眺望。它已经引不起我任何的感动。它只不过是一幢古老的黑乎乎的三层小建筑物。顶尖上的凤凰,也像只鸟鸦似的。岂止不美,甚至给人一种不调和、不稳定的感觉。我想:所谓美,难道竟是这样不美的东西吗?”

现在的金阁寺

被毁之前的金阁寺也许比现在美一些,但也不会夸张到是世间最美的事物,那为什么能让当年的小和尚那么感慨?三岛由纪夫的书写让读者慢慢体会到金阁到底美在哪,“美既是细部,也是整体;既是金阁,也是笼罩金阁之夜。”是人与时间共同赋予了金阁美的意义。书外的我与书中的“我”通过文字,仿佛成了一个人。这种感觉第一次出现是读到和尚把手滑向女孩的衣袋的下摆时,金阁出现在他的眼前,也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人的情感是短暂的,放在历史长河中更是稍纵即逝,唯有像金阁这样的永恒之物可以留下来。我们会感慨千年前的石器之美,金阁比其体积更大,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百年来人们的感受。

电影《金阁寺》

当小和尚计划烧毁金阁时,我内心期待着最后金阁毁灭时的场景,一定很“壮观”,众人表情各异,老和尚那冷漠的面孔会出现裂痕。随着书的剩余页数越来越少,这份期待越来越大。我也意识到,这种期待是可耻的,产生近乎变态的犯罪的快感是得批判的。最后书的结局并不像我期待中那样发展,三岛由纪夫写到:“我站起身来,鸟瞰远方山洞的金阁。从那里传出了异样的声音,像是爆竹的声音,也像是无数的人的关节一齐响起的声音。从这里看不见金阁的形状。只见滚滚的浓烟和冲天的焰火。树丛间飞舞着无数的火星,金阁上空就像撒满了金沙。我盘腿而坐,久久地眺望着这番景象。”最后书里的我心想:我要活下去!这和1950年纵火的见习僧人林承贤做法是不同的,他选择了切腹自尽。我不清楚这样的改编是还是不好,三岛由纪夫写切腹也肯定写得很美,但《金阁寺》戛然而止的结局让这个“向生而死”的故事有了光明的一瞬,这符合文学语境的美。金阁寺是瞬间的永恒,“我要活下去”的想法是永恒的瞬间,瞬间的永恒的姿态已经消失,永恒的瞬间就不是徒然的了。

最近听文化土豆的广播,主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联想:金阁寺像《闪灵》里的大酒店,诱惑着住进去的人犯罪。《闪灵》续集《睡梦医生》里的大酒店最后也被大火烧毁了。而在动乱里拆毁古庙宇、北京城墙等文物的那群人,是否也有破坏美的快感呢?

电影《睡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