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被讨厌的勇气》
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家人,看到了逐渐失去联系的昔日好友。我把书推给身边每一个人,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然而我也深刻认同书中主旨,生活这件事,能做主的只有自己,或者说,幸福这件事,能做主的只有自己。
这大概就是这本书中最难以令人接受的地方,尤其是在被儒家文化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重视家国集体,个人的地位一直被放的很低。这样的文化就更造成了我们期待他人的认可,认为只有达到了别人的预期,得到了他人的认可,生活才算幸福。
我最近也在常常懊悔为什么这些道理明白的这么晚,为什么我的人生浪费了这么多时间,为什么我犹犹豫豫踌躇不前的无法当机立断。我也很羡慕那些在18岁就得到长辈的指点,在20岁就开始自己想要的人生的年轻人。而我自己苦苦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弄明白人生究竟要怎么来过。我也庆幸,还好我在今天明白了,没有花费更多的时间。
昨天和朋友聊天,我感激身边还有她在,能了解我心中的一切想法,能给我以启发和力量。她说20岁的时候身边有一群人,30岁的时候身边有几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眼看着有些和你一起出发的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停止不前了。确实如此,我以前想过很多次要不要伸手去拉一把,后来我发现这根本由不得我想,事实是对方根本看不见也接不到你伸出的手。这才是最让人落寞的地方。他们已经落下太远,没有能力接住突然抛过来的这一切,每日只能期期艾艾的哭诉自己生活有多不幸。
这确实是一本直指幸福的秘笈,抛开外界和世俗的一切,将所有关注点转向自己,把握住“此时此刻”,就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平静。然而这本书就像金字塔的塔尖,只有正在向上爬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的光芒,努力攀登。在金字塔底的人,会觉得这一切都遥不可及。
人生从来没有什么彼岸,不是说只要考上某大学,进了什么公司,人生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世上没有这样的事存在,连以前的皇帝也没办法随心所欲的活着。只有认清这一事实,勇敢的面对,不将幸福的执念寄托于外物和他人,交由自己掌控,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