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少莫成龙——读《沧浪之水》有感
之前就听过《沧浪之水》的名号,据说能和《国画》一争官场小说榜首之位,前几天把《国画》读了,总感觉少了一些东西,于是找来《沧浪之水》看了,发现比《国画》真是好太多了,《国画》可能也就名字上比《沧浪之水》好些而已。
《沧浪之水》讲了一个靠自己奋斗的乡村少年,如何在现实中挣扎、妥协、彻底沦陷的。作为一个靠读书成绩谋得一个铁饭碗的乡村少年,虽然物质上是贫穷的,但精神上是有优越性的,但这种优越性在主人公成家立业后被彻底打破了。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在我看来是穷和独才能善其身,拖家带口的柴米油盐不得考虑,不比一个人。一个人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如果早几年看这本书我估计对他的评价不会太高。年轻的我们都是有理想、有志气的,即使做不到,也是讲大话说出来,声音一定要响。要像书中池大为这样,那简直就是理想的叛徒。现在呢,随着年岁的增长不,失去了那股天真,变得容易妥协,或者换个说法叫认清了现实,所以才更能理解池大为,对他的爱也好恨也罢,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感情。
特别是看到一波生病求医那段,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作为父母在看到子女生病无助时的无力感,使我不得不认同池大为的转变,还能怎么办呢?当父母、家人需要你找关系、托门路你又无能为力时,怎么还能坚持独善其身,怎么会不人格分裂?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可悲之处,我们可以靠自己的成绩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只靠自己的考试成绩却不能在工作中如鱼得水,给家人一个好的生活。越来越多成绩好的精英学生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悲可叹。书中最后池大为将意见不合的年轻人小龚调到了中医学会,让他也去磨磨性子,似乎这一是个轮回,屠龙少年终成龙。
不过,我在豆瓣上翻看《沧浪之水》的书评时却有意外收获,很多人(看了看帐号资料,年轻人居多)对此书评价不高,对他没有体现真善美、对他的官本位思想、扭曲的人性提出了尖锐地批评。批评得好,正是要这些不理解池大为选择的年轻人多起来,这个社会才会更好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些90、00后的年轻人,相比我们这一代人家庭条件更好,受到的呵护也更多,他们也更敢于表达自己,更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年轻的他们能坚持下去,一代人一代人的慢慢积累,一点一点地不同,终究会使社会大大改变,看不进去《沧浪之水》的年轻人越多,社会就会越来越好。我只希望屠龙少莫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