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上海淑媛史

老话说的千人千面不能模到《长恨歌》上。那个世界里,一千个待字闺中的小姐竟有一千个都像王琦瑶,饮食住行、穿衣打扮、颦笑踟蹰都像得厉害。只是王琦瑶有她的特立独行,即便不是冷若冰霜,也是傲似寒梅,有一份心气儿。仿若只要是好的,她都要占一份,抢得眼高的资本。
所以王琦瑶的美,是博众之长,集诸多平凡女儿的样子里的清秀。她也不是倾国倾城的妖姬艳后,她是沪上淑媛,还是一个平凡人家的小姐。淑媛是可以有很多个的,所以她是历久弥新的平凡,大众里的一枝独秀。
于是她所爱的、所兴的,也是一干女孩儿些所爱的、所兴的。女孩儿们都想变成王琦瑶,也走在王琦瑶路过的风里。正因为这样,王琦瑶才有了承载历史的那份气度和容量。
不过少女时代的王琦瑶毕竟促狭了些,她那段历史还短,像没被水彩涂满的画布,留有余白。所以中年的王琦瑶才像火候老到的汤,有时光附着在汤底,又不浓不腻,每一勺都有味道。
如果说还小些时候的王琦瑶还算沉稳,初谙心机又有些手段,那么中年的王琦瑶就是处变不惊,少有情绪流露,一双眼一双耳看到的听到的都经过计算,流进心里,锁得严密。即便有关感情,也步步为营。就算有这番心思又怎样?倘若错过了开头,那么就错过了结尾,中途一切都白费。恰好这些错又都是那形形色色的时代的女性们都会犯的,所以王琦瑶又代表了她们,再一次把历史渲染到身上,带上一股压箱底丝绸老货的味道。
王琦瑶的青春总让人有种不曾消逝的错觉,潋滟的光华下用年轻时的色彩斑斓填满了岁月的沟壑,抚平了蜿曲折皱。她自过去而来,往未来而去。她就像生来给人看的、观摩的,雕塑一般,有古董的光泽,含蓄不陈腐,记载一段不为人知的野史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