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的激情
电影是从时段的中间开始,开始就展现了一副琐碎压抑的风景。很惊叹每一个细节的井井有条纹丝不乱,从人物的眼神到别有意味的留白,从情节的构架到音乐的运用。或许有人认为前半段过于压抑了——就像把体积巨大的充气玩具塞进不合适的容器,但正因为此后面迸发的才分外有力。电影的节奏很快,但并不会昏昏欲睡或看不懂,这至少说明剪辑是不赖的。
罗素克劳撑起了这部戏。记得之前和朋友讨论过,什么叫做会演戏?起码的要求就是眼神会说话,强一些的背影会说话,最牛逼的是连空气都会表达出某种情绪。表现力强就是如此吧!罗素克劳这几年有些沉寂,但演技扔在,希望今后他的运气能够更好遇到牛导牛本。女主不功不过,基本搭得上,群戏也算合格。
此外,原声运用得非常节制。纵横捭阖大鸣大放型的音乐满打满算不超过三处,压抑到极限的迸射就极有力度,和剧情一个道理。不由自主的想到《21克》的原声,虽然没有专门下着听过,但那种借助琐碎音效烘托压抑的气氛是有共通之处的。
片子的内容就不多说,我想每个看过的人都会给出不低的分数。是的,它是个在逻辑上情理上都不复杂的故事,漏洞也明显,这样的故事我们每天都能读到很多,但是细节,细节始终是维系兴趣的不二法宝。不管剧本在大前提上多么荒诞和不完善,只要细节新颖注重真实感,整个故事就立得起来。真实感和新鲜感怎么获得?套用一句电影里的话:观察,大量的观察。并占有第一手的资料。
技术层面我懂得不多,每每认真评论就觉得忐忑,而这部片子的内涵涉及司法公正,自由,和生活的激情。片中有一处令我非常动容,男主谈到堂吉诃德,一种悲壮的努力,浪漫,荒诞,执着,或许注定失败,但正因为此成为永恒的象征。
因为有这层隐喻我以为结局必然是邦妮和克莱德式,但没想到是肖申克式。仔细一想发现导演巧妙的规避了敏感问题,男主杀掉的人是按照法律也该死的人;女主本身无辜,那么越狱也好反对国家机器也好都没有道德上的冲突。只是,真正杰出的作品都该避免一个可怕的死穴:偶然,和巧合。剧本概念上的也不例外。
但总体而言,这仍然是我今年在电影院里看到的最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