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片也好,烂片也罢,也许都不容易

这个故事是因为导演接到了电视台一个脑洞大开的拍摄任务:要求从头到尾,只用一台摄像机,全程直播完成,中途不能喊停。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七分钟,但从开始到完成真是特别不容易。
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俄罗斯套娃的模式,电影之中藏着电影,构思还是蛮新颖的。从粗制滥造的丧尸片到令人愉悦捧腹的喜剧片,再到最后人梯摇臂拍摄的热血与感动。除了看到其中对电影的热爱和对喜欢事物的执着忘我,我还想到了那些虽然平时大家都在骂得烂片、辣鸡背后是否也有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里面的导演在拍摄任务前,发现自己曾经天真可爱的女儿一去不复返,逐渐有了代沟。在拍摄前,女主角的各种不配合和要求,男主角也在不停的耍大牌,在正式直播不到几分钟才得知两个搞在一起的角色出了交通事故,甚至已经开始拍摄了,发现一个角色因为喝醉了酒而无法正常演出,这些突发状况都是不可预知的,而此时不止导演,所以人都在尽一切努力补救。最后快要结束时,又出现了新的状况——最后一个镜头要用的摇臂摄影机掉下去了,导演非常想要最后的镜头,但被制片否定,吼过之后却也只能是无奈的低头。虽然女儿最后救了场,让拍摄工作得以继续进行,可是现实生活中到底有几个这种女儿呢?最终可能都是草草了事,遗憾不已。多少作品因为各种突发情况胎死腹中呢?那些大烂片也并非只是在金钱和梦想之间寻求制衡呢?我曾经想,那些烂片导演家里是否也有盼望忙碌父亲带回礼物的可爱女儿,等待他抚摸的猫咪,温柔的妻子,慈祥的母亲。导演回到家中也一样是普通人。
大多数人应该是受到系统教育才走上导演这个位置,他们的专业知识性和审美理念理性比我们只图一乐的普通大众要好得多,可是为什么我们都能看出来的肤浅、无趣作品,他们却视而不见呢?是为了生计而向资本妥协吗?谁也不知道这背后是什么。
一部好作品顺利完成真的太不容易了,我认为对影视作品的评论还是就内容本身来谈,而不是动不动就去恶毒的诅咒导演或者团队家里死点什么。也许我们站在那个位置,面对巨大的资本诱惑,也只是低头。对于那些我们没有经历的过程,还是多点包容吧。
私以为作品本身还是要和创作者分开来看的。一部好的作品不能代表他的所有内容都是极致,一部饱受争议的作品也不能将一个人完全否定,尤其是不应该把创作者个人道德问题和作品捆绑在一起,这都是独立的。可是大多数人都太喜欢封神或者踩人了,他们要的可能仅仅是那种情绪。
在这一个电影不分级,政治文化较为敏感的地带,很多艺术家可能比我们想的要难的多。有人为了优秀的作品,有人为了生计,也有人只是无可奈何的妥协,各人选择不同,但并没有对错之分。最后,向在这个适合赚钱的国度却努力想要创作出优秀文化作品的人们致以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