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系列之神雕

1. 男神再见
本命因为情节太熟,反而撸得没什么感觉(这句话好像有点无作……)。我是带着一口恶气读完射雕的,非常不喜欢其中穷心穷恶的忠孝,又觉得好人不可爱坏人不可憎,小王爷之死于我又是极大的遗憾(美人儿做什么都是对的)。初读神雕,看到小小王爷机敏狡狯,把射雕好人们忤逆了个遍,自然心神畅快。
但作者实在是太滑头,金蛇郎君是副线,他心机深沉又玩弄女性就没问题,因为反正有个忠良之后、三观极正的小袁撑着。叛逆的杨过脱胎于夏雪宜,却最终依附了郭靖,这正是本书最大的槽点。郭靖是个质朴耿直的汉子,因此他只能跟着长辈起哄,逼迫杨康去杀养育了自己十八年的人——郭靖至少是逻辑自洽的,因为他考虑不到那么多。但杨过却何必这样?黄蓉又何必这样?射雕时代的作者借黄药师之口表示忠孝不是礼教,而是大节所在。然忠孝真不是礼教么?中国人骂人时爱自称老子,仿佛升一级当了爹就不能有错处,这是顽固势力对新生势力的社会控制。聪明人弃聪明才智于不顾,而求其委身于这些有用的、却未必有道理的规范里,很没劲。
杨过由放弃刺杀郭靖为始,直到他十六年后击毙蒙哥,他都是一个剑走偏锋的郭靖,他无法自成一格。这是神雕的局限,是我们常说的辛亥革命之不彻底。他最大的槽点是自作主张编谎话诓骗大小武离开郭芙,还沾沾自喜地觉得『我是为他们/郭芙好』。这手法跟黄蓉拆cp劝小龙女离开他是一样的,但一个人往往没有资格、也没有眼力去为他人做决定。二武是庸人,小武的为人更自不堪,所以日后他们得了完颜萍耶律燕,自然要悔不当初而感激杨大哥的这番谎话。可是这并不代表杨过就有权利以谎言来决定其他三个人的交情与命运。
但杨过毕竟曾是我男神!而金庸由书剑一路走到神雕,以邪派男子挑主角大梁,杨过前无古人,实在也不宜苛责。在所有金书男主中,他最为锐利也最为激烈,绝不苟且,一直是我心之所喜。他也许也是出现年龄跨度最长的男主,这一次看到他在东海练剑,忽然心有所感,自此足迹踏遍中原江南之地——镜头一转已是小郭襄风陵夜话。
倒是这略去的十数载风霜,感人至深。
2. 倾城之恋
每隔数年我都要回归一次本命,而其间则是长长的倦怠期。男神不再,或许是因为我已独当一面。处境不同,对少年人的反叛与不忿,感触也就不再那么深。但女神恒久是女神,引用网上看来的妙语:“小龙女最好,牛逼哄哄地刚出场就被人操了,依然牛逼到底。”她由重阳宫现身杀得群道心惊胆寒开始,始终执拗故我,容颜不老,任性不改。避世厌世之人对生活没有野心与热望,若想要规范束缚她,根本无处借力,因此她说接不住就接不住了又如何,因此她说别人看不起我跟我有什么关系,因此她说别人的死活跟我不相干——因此她,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绝对的力量。
满清剃发易服时都是男降女不降,男主既然已经归附主旋律,作者就法外开恩让女主随便来。那一袭白衣由喀丝丽始,到黄蓉的女装亮相,却在神雕里树立了品牌。
其实神雕除爱情主线之外的人物情节都偏弱。射雕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神雕却是为配合倾城之恋,所有人都不干正事纷纷化身拆cp能手和剧情推动狂魔。全真教在射雕时期已经莫名其妙,到神雕时期格局更是小到匪夷所思。赵志敬要依附忽必烈当掌教,心里盘算的是事成之后怎么对付杨过这小子;全真五子闭关潜修,创出一招倚多为胜的七星聚会,还是为了对付满世界放闪、无视技能max、根本懒得理会他们的杨过小龙女……大反派由金轮顶替上部的欧阳锋,一样是奸恶有余、气派不足,苦练龙象般若功十六年,又是为了男女主(简直是虐恋情深)。
不管怎么说,自从五绝之首那位终南旧侣一出(其实王重阳林朝英的故事仍然充满了莫名其妙非理性),金书的基调总算首次由水浒转向牡丹亭红楼梦系列了……感谢查生赐我本命,感谢他手下留情,没落实他情深不寿的理念。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3. 爱竞逐镜花那美丽
开……开始重温(子夜提醒我我是斯文人不可出言粗俗)飞狐又往下看时,忍不住又要说本命。小胡斐的草莽气息重,他的江湖又是书剑式的(反正总舵主这里会出来串场的),作者还有这种“跑江湖的女儿就该叫春花”一类的官方吐槽。这要么是作者有意为之,要么是王司马与姜云行之争,反正站在此处回看本命,更是感觉后者高大上到不行。这就像蒙古人放火烧山,杨过由火中救出草包后与小龙女撤到高处,两人衣袂飘飘,宛如神仙中人。
如果仔细读书,会发觉杨过始终身披敝衣,小龙女的白衣是取其朴素简单,并不如电视剧里如梦如幻。但这不影响他们自顾自惊才绝艳。
我是永远只要看这样一对璧人的,就像桃花源再深刻也及不上暗恋,宝岛一村再热闹逗趣,不给我看上一段李子康冷如云我就不满足,这也算是为五色所惑,爱竞逐镜花那美丽。曾经有人问我觉得不戒大师和老婆的爱情如何,这我想都懒得想。
本命是倾城之恋,支线剧情不出色,支线人物也各有作为剧情推动狂魔所附带的不自洽属性。然而神雕的基调就自不同,所以配角们又各有镜花水月之美。李莫愁身死后十六年,她门下逆徒陆无双回想起的却是午夜梦回时常听她哼问世间情为何物,师姐是多么忧郁文艺神经质!哪怕公孙止这样的附属奸角,站出来轩轩高举,就跟飞狐的凤天南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使公孙止的对应人物是田归农好了,后者一边带人妻私奔一边还要抢镖银,实在不堪。而那些跟着金轮混的印度哥伊朗哥僵尸哥,似乎也比射雕的沙通天侯通海有腔调得多。
男主翩翩美少年又心思机敏口才便给,情节就走得酣畅淋漓。他勾搭妹子才不是福康安这样的技术流,他那是祖师爷赏饭吃的温柔体贴、做小伏低。程英把淇奥换成迎仙客,他顿时就明白箫声中也戴了面具,这悟性不爱也难。这一位独臂人戴上人皮面具,拘谨过道学先生,一样误人终身。
但什么叫做误人终身呢?如果放低生活的便利、眼前的苟且,程陆又何尝不是得其所哉?难道一定要像草包一样热热闹闹地把日子过起来才好?情不可极,刚则易折,伧夫俗子更易白头到老——可那是伧夫俗子。
郭襄能避过这些糟心事而自成一格,是她的幸运而非不幸。她日后大彻大悟时一定了然,华山之巅上那两行清泪,并非萝莉对大叔的求而不得,而是感慨侠侣归去,世间再无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