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探案集

Miyano
Miyano @Miyano_Shiho
福尔摩斯探案集 - 评论

《血字的研究》

福尔摩斯的开篇作。从华生的视角引入了陌生人了解福尔摩斯的过程,他的古怪的癖好,理性的大脑,精准的推理,再通过华生对福尔摩斯推理能力不断认识展开叙述。与此同时,《血字的研究》还通过长篇的背景叙述讲述了被摩门教压迫的一对父女和一对情人的故事,也不失为一篇精彩的的叙事小说。

据悉,案犯系在一位夏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家中被捕,这位先生本人作为一名业余侦探,也展现了一定的探案才能,假以时日,相信他的这种才能定能在两位警官的指导下有所增进!

虽然凶杀残忍,故事凄苦,但二位警官和媒体仍然给这篇推理小说贡献了足够人开怀大笑的戏剧效果。

《波西米亚丑闻》

艾琳·阿德勒唯一登场的一篇,却是在福尔摩斯世界里唯一打败过福尔摩斯的女人,同时有着魔鬼样的容颜。要说阿德勒及时反应过来那个老牧师算计了她算是在这场较量中扯平了,那么易容后向福尔摩斯打招呼、并在福尔摩斯行动前带走了照片则是戏弄了福尔摩斯,也怪不得这个女人会让福尔摩斯念念不忘。书中对阿德勒的介绍是因年轻时的冒险经历成名,维基百科介绍阿德勒同时是个欺诈师,可惜她似乎仅在波西米亚丑闻中出场一次,若是作者能多给阿德勒小姐多安排些情节就更好了。

对一个观察者来说,另一个人身上表现出的温情,自有其价值——此人的行为以及动机,往往会在其中展露无遗。但对一个训练有素的推理者而言,容许这种情感侵袭自己灵巧的,精心校准的时候心理机制,无异于引入一种干扰因素,使推理的结论蒙上疑虑的阴影。即使一台灵敏的仪表掉进了尘粒或者他的某一个高倍放大镜出现了裂缝,其后果都不会比他的这种个性受到某种情感冲动的干扰更为严重。

可能柯南·道尔并没打算仔细构思阿德勒小姐,因此给了她一个闪婚的情节,若是没有结婚,真的很想知道阿德勒到底是不是那个唯一能撬动福尔摩斯所爱的人,或仅仅是个令侦探先生敬畏的女人。

《蓝宝石案》

"我想,我虽说是在为一个罪犯开脱罪责,但是很有可能也是在拯救一个灵魂。现在把他送进监狱,他这辈子注定就是罪犯了……解决问题本身就是我们得到的报酬。“

《银焰马》

”我按自己的准则行事,多说一点或少说一点,全由我自己决定“

这两案最能体现福尔摩斯的人情味,在那个绝对冷静的推理机器、会用棍子抽打尸体的怪人之外,面对迷途羔羊般误入歧途的犯人,福尔摩斯会露出他有人情味的一面,他维护的不只是冷冰冰的法律,而是他坚守的正义和希望。

《海军协定》《第二块血迹》

虽然政治相关,但比起福尔摩斯其他的案件还是略显平淡。似乎《第二块血迹》就是柯南道尔的绝笔了,故事中福尔摩斯又遇见了一个漂亮女人,每次出现漂亮女人我都不自觉将她和阿德勒对比,但是没人比得上。

《跳舞的小人》

相当相当精彩的一个短篇,完美展现福尔摩斯的密码破译能力。一堆小人摆在我面前我都傻眼了,但是福尔摩斯却能从这堆孩子画一样的内容中找出规律来。甚至说福尔摩斯揭晓了密码时我都没能按照规则读出明文。不过除此之外还是学到了些:E是英文字母表中最常用的字母,其次是T,A,O,I,N,S,H,R,D,L,其中T,A,O,L出现频率不相上下。现在回看推理过程,也不得不感叹实在是太奇妙了。

本篇还出场了一个女人,埃尔西·丘比特夫人,尽管在事件中处理并不十分妥当,但在康复后,终身没有再嫁,致力于照顾穷人和管理丈夫的产业。虽说福尔摩斯对女人十分不屑,柯南道尔大概也对女人的案件不重视,但只言片语中表现出来的是丘比特太太对丈夫的尊重爱戴以及独自生活的孤高和自尊。

《希腊译员》

新出场人物福尔摩斯的哥哥迈克罗夫特,推理能力超过福尔摩斯第一人,不过对推理和刑侦没什么兴趣,仅仅依靠天赋给人提供咨询,带有慵懒和淡然的气质。案件本身并不特别,受害的二人仅仅拯救一个,案件的来龙去脉最终也不清楚,但是夏洛克和迈克罗夫特议论退伍军人的情景十分有趣,就像随意看一眼某人,就看穿了他底裤的颜色一样。

《巴斯克维尔猎犬》

感觉比起血字的研究更好看,不仅出现了小胜福尔摩斯的对手,还用了一个全新视角——华生独自行动调查的视角——进行叙述。没了福尔摩斯看透一切的神秘让整个案件更加深不可测,但同时也表现出华生跟随福尔摩斯多年探案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长进。高潮部分福尔摩斯出现时真的很让人惊喜,随后的情节也反衬出凶手的险恶和两位被利用的女子的可怜。实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