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人”和“平凡人”叙事

阿陈要勇敢
阿陈要勇敢 @hashub_allen
黑水 - 评论

电影无疑是在强调system之恶,任大企业踩在脚下的一般人多么无力,突然出现了一个良心发现的律师robert决定讨回公道,在其中逐渐对大企业大政府失去信心,认为只有人民才能保护他们自己。(美国真是有着小政府的传统观念,可惜现在不复存在了)

但这种体制之恶的cliche讲的太多,有些疲累了。

可能从宗教的角度看这片,更深。(在这里也可以看出,美国是个传统的社会,保留宗教上比母国更突出)

笃信基督的妻子海瑟薇这一角色,决定送三个孩子都去宗教学校,这样的家庭氛围肯定也对丈夫有所影响。只要robert明白自己需要做一位“义人”,愿意吃最痛的苦而不求回报,也就是:当他看到那张畸形婴儿的照片,他就应该笃信自己的义人的信念(ps关于这个婴儿出现太多,反而让人感到Robert不够坚定)为着一个个正在饱受病痛折磨的凡人,对抗那个庞然大物。Robert还不够坚定。从妻子带着全家一起去教堂唱赞美诗那一幕就知道,robert显然是对宗教兴趣乏乏的,无法从宗教中获得对自己已然发展到生理病症之痛的缓解。

不过片尾法庭一幕他的“still here”,又让人感觉他似乎选择坚定信仰。人物形象的反复,又落入了一种“平凡人”叙事(我们一般人只要有中等天赋,付出中等努力,有不算太差的运气,就能过上一个良好生活)。这一点上,和《理查德朱威尔的哀歌》中主角的笃定着实差了一截。

在这个充斥着平凡人叙事的平民社会,我们需要一位不考虑所谓fairness的义人,需要尼采的“超人”,让我们拾起敢于追求卓越的信心。

与大道理保持距离,在体悟痛苦中过一个良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