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落语动画化的失败尝试——简评《我家师傅没有尾巴》

西月
西月 @exshin
我家师傅没有尾巴 - 评论

滚滚红尘终误我,今宵夜月可流连?

作为一部以落语为题材的动画,《我家师父没有尾巴》(以下简称《尾巴》)在落语表现方面几乎是灾难级的失败。既没有成功地展现一场足够完整的落语表演,也同时让每次出现落语的场合都显得有些尴尬,导致本作反倒是没有落语的地方更好看,这一点就很幽默了。但是究其原因其实并不能全部归因于本作贫瘠的经费和差劲的演出,也是落语这种艺术形式在动画这个层面上本身就很难演绎的结果。

落语与动画

落语是起源于日本江湖时期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基本上可以理解为类似单口相声的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最终演化为如今的形式,即由说故事的人(落语家)坐在被称为“高坐”的舞台上,描绘一个漫长和复杂的滑稽故事。其中的核心是一人分饰多角,同时用不同的腔调,复杂的肢体语言和较少的道具(通常是扇子或手帕)来演绎一个较长的故事,不仅是语言艺术更是表演艺术,需要落语家拥有较高的表演水平才能很好的做出表演。落语的这些特点本身也就会导致做成动画的困难程度大大增加。动画作为某种程度的抽象表达,在人物复杂表情的演绎方面非常受限,角色基本只能有较为简单的面部表情和细节动作(这在经费不足的本片就更为明显),也就只能通过声优的表演来体验不完整落语,更别说本作声优在落语方面的表现也大都一般。如果观众本身就是落语爱好者对涉及的段子有了解或听过的话应该会更有沉浸感,但很可惜,我对落语的了解也基本都来源自之前看过的ACG作品(主要是汤神君没有朋友),于是本作所有的落语场合都让我感觉有些泛善可陈。

image.png

现代落语主要根据地区的流行分为江户落语和上方落语,本作的舞台是大阪,流行的是上方落语。《尾巴》在前段用比较多的篇幅介绍了上方落语的特点、表演方式以及构成内容,这些内容能让观众对落语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强调了在落语的表演中乐师、班主甚至是打杂人员的重要性,表示落语不是一个人能说的,还蛮有人文关怀。

成长与改变

《尾巴》的故事主要着眼于狸猫妖怪主角豆田向落语家大黑亭文狐(实际是狐妖)拜师学艺的成长过程,中间夹杂着一些奇人奇事顺带卖点百合。整体故事前半段没有什么推动点,剧情并不很连贯紧凑比较偏单元回,前半段最大的高潮天神祭落语也因为本作实在太穷的制作看的没什么劲,主要靠豆田(狸猫形态为主)挺可爱的支持我看下去。但很可惜作为主角豆田没什么人物性格上的改变和成长,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很完全体的乐观阳角,在落语方面的成长也很难从声优的表演上看出什么,甚至其实也没遇到什么挫折,感觉一直都挺顺利的,不过这也是本作本身就没有想要往严肃内容上去做的缘故。

Snipaste_2024-11-05_09-51-18.png

从第九话开始《尾巴》用5话的篇幅算是讲了一个较完整的主线故事,主要以豆田为了继承大黑亭的名号用落语得到大阪的落语四大天王除了文狐之外的三人的承认为基本脉络,在中途也用挺巧妙的回忆完善了文狐的师父以及四大天王几个人的关系和过去,讲到了文狐学落语的原因,也略微触及了一些关于传统与现代的思考。作为狐妖的文狐,长期受到人们的供奉却在现代由于工业化开发导致神社被她曾经爱着的人类破坏,而作为人类的文鸟,年少时被经典霸凌,导致相似的二人都讨厌人类,也都在落语里得到救赎。这点虽然确实有些牵强,但落语作为经过一定年月传承的表演艺术,也由于表演者的习惯和守护保留了相当多传统的特色,包括演绎的故事本身也很多都是过去传承下来的,是会给人一种带有守旧性质的时代怀念感,或许这个便是让文狐感到触动的点。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落语这种带有逗趣色彩的故事演绎确实也通过给人带来笑容的过程进而展现出了人类好的一面,至少心理引导是积极的,是快乐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动物拟人化

《尾巴》在落语的主题之外还掺杂了一个架空的妖怪世界观的设定,虽然从头到尾也没有认真地对世界观做过哪怕是暗示的介绍,甚至中间还有神明的出场,所有这一切内容做的比较随便。动物或者说妖怪拟人化也是一个动画经常涉及的内容,本身来说妖怪传说和传统落语其实可以有一些重合点也能够创造一些交集来完善和深化世界观和落语主题之间的联系,不过很可惜本作在这方面的尝试基本是零,至少动画完全没涉及,不知道漫画后面是否有这些内容。

Snipaste_2024-11-05_22-04-53.png

不管怎么说至少在看《尾巴》的过程中听了点落语科普,看了点兽兽百合(很轻度就是了),虽然经费有限也至少把豆田画的很可爱所以也是个还算不错的轻度日常片,不算很无聊,个人评分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