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现代生活的反乌托邦作品

coocooshaaa
coocooshaaa @coocooshaaa
华氏451 - 评论

科幻大师布拉德伯里的打字机旁边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他的点子和创意。他把它叫做对话箱,因为他认为这些点子在与他对话,因而就产生了作品。如果对布拉德伯里的作品有所了解,将会发现,有些点子他不会满足于只用一次。

比如,他会在同一点子上转换视角,写出两篇悬疑小说。再比如,这部著名的科幻小说《华氏451》中烧书的点子其实早在《火星编年史》中“厄舍古屋的续篇”一章中就已出现。

在“厄舍古屋的续篇”中,布拉德伯里批评人们对文学艺术的恐惧。人们审查、删减乃至焚毁文学作品,甚至还为此成立了道德重整调查会,一路审查到了火星上。

或许布拉德伯里觉得在《火星编年史》中的批判还不够,于是又创作了《华氏451》来进行。在这本小说中,代表了道德重整调查会的是消防队。

讽刺的是,以往的消防员是扑灭真实的火,而书中的消防员则主要是扑灭人们思想中的火。如何防止思想中的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要让人们阅读,烧掉一切书籍,让他们沉迷在科技所制造的幻梦中去。

其实人类历史上,审查思想、焚烧书籍其实已不是新鲜事。就算是在今日,也有着不少这样的事情在发生。以前主要是Z治和Z教,现在则是Z治正确。

而后者主要是布拉德伯里所抨击的。《华氏451》也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不同于奥威尔为代表的反乌托邦是对Z治的批评,《华氏451》其实更是对科技至上娱乐至死的现代生活乌托邦的批评。

在现代,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禁忌,并且可以依此行事。但如果任由这些不喜欢与禁忌发展下去,则一定会伤害创作的自由,发展到极端的时候将会产生像“焚书”这样的事情。

同时,在《华氏451》中,布拉德伯里批评的是人们自己。

这个世界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人们自己选择。人们害怕那些让自己情感波动的句子,人们追求速度,拥抱科技产品与不间断的娱乐,即使偶尔感到自己不是真正快乐也很快就忽略。而Z府与商业只是紧接着跟进罢了。

这种境况与我们现在尤其相似,很多人追求快速高效,而思考并没有什么实质效应。当这成为一种时代价值,各媒体平台也开始跟进,信息开始只有量而缺乏质,甚至连笑话都千篇一律。

而面对暴行,大多数人一开始选择了沉默。最终,他们失去了那个世界。好在,他们最终在林间相遇,互相背诵自己熟悉的文本,一个人就是一本经典。这个景象在历史上也有迹可寻,二战时的集Z营里,一些人靠文学支撑了活下去的信念。

这也许就是文学、艺术的最低限度的价值:在不幸的年代,使人有所凭倚;在灾难之中,依然有所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