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终的惆怅,自己的碎碎念

Silas
Silas @silent7wang
万神殿 第二季 - 评论

Done with Pantheon.

结局有点扯,看到最后给了我一个惆怅感。结尾是开放的,因为没有人能给出。扯的原因是觉得不可能发生,从感觉上。但我认为这是亿万可能中的一个。我们预测未来的能力是如此有限,因而在我看到剧中出现“20年后”的字眼,我就觉得事情的发展将是发散的,也就是“扯”的。

“扯”在此语境下并非贬义,而是代表了我对未来发展的迷茫。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就连当下也是,就像剧中各种力量的暗中对抗并不被世人所知。

这部剧在“20年后”出现之前,它是一个对近未来的畅想,也许剧中的问题会在几十年后由我们来面对,毕竟马斯克现在脑机接口的进展就很迅速,千亿万亿规模的神经网络模型也许已经为大脑神经元的模拟做好准备。技术突破是量变引起的质变,产生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也许明早就发生什么改变世界的事情。当然,对于世俗大众的我,最初更可能是从浩如烟海的小道消息中瞥见一眼并甩到一边。

因而,“20年后”之前,我是抱着对未来生活的幻想以及当下技术突破的期待来看的。但“20年后”之后,完全是另一种心态了。

首先我看到MIST获得了一个二次元少女的形象,这和我预期的一样,还挺好看。比起这个,我对历史的快速回顾更加感触。我在“20年后”这个字眼发生前观看的所有剧情,也就过了不到一年吧。这一年发生的事让我专注的看和思考都不觉得枯燥,那么这20年发生的东西呢?我不知道为什么编剧不选择展开,如果展开的话能将好多季。因此跳过了20年,我只能说我对剧中人物的心理难以想象。更何况这是现实中的20年,UI们不知道过了多少年。这超出了我的想象。后来的几千年,几万年、到117649年的变化,我倍感麻木,在剧中也是几分钟的画面。我只看到了宇宙、恒星、行星,看不到人。我感受到了一种荒谬感,也就是“扯”。这是更加深远的未来了,剧中给出了一种可能性,但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性。我看完了这个可能性,然后就看完了。在这个时候,编剧给我们展示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对未来的畅想了,而是哲学思考。这种问题正如同我们看到过了数千数万年后的未来一样,如此遥远不可触及。但这种遥远的可能性和探索,却和我们当下息息相关。剧中的答案是“模拟”,我们生活在电脑中,这是非常经典的问题了。但是个死结,思考得不到答案。我并非觉得这个不可能,我持有不可知论。主动深入思考这种世界本源的问题后,我会惆怅,看完这部剧,我也惆怅。它强迫我进入了这个思考,并展示给我它的思考。

这会很虚无,如果你都不知道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么你的行动有什么依据呢?但我们必须行动,这是因为我们的行动并非仅仅来源于理性的思考,我们是情绪化的人,我们的行动来自我们的感受。

剧中Maddie的行动来源于她想知道。因而创造了亿万模拟。

我们的来源于我们自己,因而我们在行动,无关世界。

写完了,惆怅减少了许多。

刚刚和舍友、家人聊了会儿天,惆怅近无,只是些许感慨。

我知道,明天早上醒来,我会和往常一样行动、思考。

改变在哪呢?在我不知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