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都是小孩(内容颇多剧透)

(以下内容颇多剧透。)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觉得也许一个人能感受到或者识别出的隐喻越多,有可能可以得到的观影体验会越丰富。在走剧情的同时,有非常多的图像和情节上的比喻,这是读小说或者看漫画难以实现的。而且这部片在英雄的塑造上给我非常强的少年原型即视感:创造性,活力,对权威和旧秩序的叛逆及批判。在人年少的时候我们更单纯而飞扬地坚持正义,这部片把人带回那个阶段,也是让人觉得比较爽和cool的部分。而另外一方面,也觉得有颇高的“儿童”感,是无忧无虑的快乐,也是成长中曾经面对的恐惧。总的来说是蛮出乎意料的好看、温情和愉悦。

全片自己最感动的是小朋友一起冲上前去的那一幕——雷神临时赋予他们力量,让他们为自己的回家而战斗。孩子们在恐惧里爆发出来的惊人力量非常触动我(于是就偷偷又哭了一会儿)。当时想到自己,还有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在成长中曾经卡住、成为创伤的部分。

这些部分内化成永恒的小孩,所代表的是当时还没有足够力量去处理和面对的,一些特别强烈的愤怒、恐惧、渴望等等。有些人觉得这一段没办法看,或者说是邪典,因为让小孩子变得这么可怕嗜杀。可是这些看起来有点丑陋可怖的小孩,在我看来是特别特别的真实。说到底,即使瞬间变得像怪物,他们只是超想要回家,能够再次回归安全和得到保护的小孩啊。无论外壳如何,内里依然是软软的小动物。而他们搏斗的对象,由绝望所制造的阴影怪物,也是人生“失去色彩”的某些部分。

此外关于讨论雷神和博士此前分手的部分,也颇为有趣。非常喜欢那句话(大意):因为害怕失去对方,关系开始变得僵硬,他们开始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忙碌,距离也越来越远。直到有一天……

觉得对分离的恐惧确实就是这样~因为我们总是不能确定是否百分百绑定在一起,当关系变得更深入,得失心愈发强烈,如果分离即将遭遇痛苦也更高。当预期痛苦变得过于难以接受,我们自然而然进入防御:“变忙”是很合理的借口,这样“我们”就不用靠那么近,也没有那么怕。想起来就像自己小时候,总觉得奶奶年纪已经很大很大了,每次分别都怕下一次见不到她。于是每次她想要说再见时,我都会装睡,以为只要不说再见,奶奶就一定不会死了呀。

最后说一点点让自己觉得快乐的部分(“一点点”是因为想要睡觉时间不多了…其实看的时候快乐有“辣么大”!)比如镇上的小剧场,宙斯的嘉年华,进入反派地盘以后的黑白片风格(当好人变得有力量时,会隐约有一点点颜色),一直疯狂尖叫的羊羊羊,都让我十分喜欢。就像是在每一个人跟他人去讲故事的时候那样,每一段都有自己该有的风情,所有的细节都做得很真实,可以感受到制作者对这些场景的投入、熟悉、喜爱,以及心里面憋住的笑声。就像用魔法,把每一个场景惟妙惟肖地变出来,分享给一群小孩子们围在一起看。还有什么比可以搬把小板凳投入地听(看)一段传奇更愉快?那当然是坐在小班扽上的时候恰好遇到有一个技艺超群的说书人~(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