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的过程

无尾鱼
无尾鱼 @chebur
禅的世界 - 评论

短评写不下了,放这里。

里面介绍的禅宗修行的方法,如禅师只是做方向上的指点,剩下的时间只能等学生自己去开悟,这点跟易中天说禅里面讲的有所互补。东方与西方,禅院低垂简素的布置与天主教教堂高大绚丽的琉璃装饰,仿佛极简与极繁的两个极端。然而就在这两极之间,却也有许许多多共同之处。禅是向内求索,由心自证,然而参与外界的劳作却又能作为参透内心世界的启发的触发。也许禅就是无,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像宇宙间一样,看起来空空如也,才能处处皆有,像水,像空气,像场,像充斥着宇宙90%以上空间的暗物质、暗能量。而修得内心的禅,或许要去最没有禅意的现世世界之中,才能在回归禅院之时,怦然领悟。

前阵子看到油管上一个讲交易的人,我不懂交易,但是最喜欢听他讲哲学、宗教与交易的关系。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集他讲易经与交易的关系。易经揭示的事物的变化规律,生活中往往处处可见。最浅显的例子,如果知道亢龙有悔,知道盛极必衰,那做交易就一定要会止损。很多人做交易都想着怎么赚钱,赚多少钱,但其实应该转变思路,先想好怎么亏钱,能亏多少钱。由此出发,便是先做好risk management,再入场不迟。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联想到我学车时候的一段经历。来加拿大后,驾照要重新考。这边考驾照的路考部分是直接上路。有一点我一直不明白,就是在交叉路口处如果灯突然变黄,我是停呢还是不停。停的话,如果已经离路口很近,有可能停到路口中间,那肯定不行。不停的话,又有闯灯的嫌疑,在考试时是万万要不得。因此我一直为此特别困惑。直到有一天看油管上的一个路考备考视频,里面的教练说,当你看到黄灯时,思考“我能否有足够的时间停下来“,而不是”我能否通过去“。只一句,我所有的困惑都没有了。

看过那个易经与交易的视频后,我最近时常思考哲学与生活的联系。一些觉得哲学没有实际用途的人,除了完全没有了解过哲学的人,我猜想,完全沉浸在哲学一件事上的也无法参透哲学。而那些出世又入世的人,或许才能有最深的感悟。哲学来指导人生,仿佛从高纬度投射到低纬度,每一个投射的侧面都有它的影子,而每一个投射的侧面又都不是它的全部。所以参禅、理解哲学,只能不断从各个侧面去试图理解,而非一开始就盲目地尝试一步登天。每一个侧面,都可能是蕴藏在平凡事务之中的一个片段。生活即是修行,因为如果我们有心去寻找,生活的各个片段里,往往蕴藏着禅的投影,也藏着哲学的投影。开悟的过程,便是不断积累这些投影的过程,而最终的开悟,是顿悟的那一刻。在那一个时刻,过去种种投影终于汇聚为一体,于修行者的脑中绘出了禅的模样。禅,自此之后,变成了一种工具,一种调味料。修行者仿佛手执火把,将禅、将哲学,投射到未来的生活片段之中,作为人生方向的指导(公案),或作为生活的调味(美学)。

如此看来,这部影片里的参禅的公案,或者是用来启迪的书画,都是个梯子,是双向的。它们既是未得道者通过许许多多投影的片段来参禅的方式,又是悟道者举起火把,通过禅的投影来表达禅的方式。

说到这忽然想起六祖惠能。谁能说禅不是藏在洗碗烧柴的生活琐事之中呢?而我学车的经历,加之后来看到别人提到类似的”反向思考“,回头看来,这个片段又何尝不是”禅“的投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