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铳梦
看了,影院里一共10才个人不到,估计票房不会好。不过,不夸张地说,看片全程激动,这绝对是属于某一部分人的电影,看到一半,就决定要给5星。
是的,这个电影特效好,但没那么惊艳,不会有人为了大眼睛融合地好打5星。剧情无新意(失意、成长、找回身份、复仇宣言),演员都很棒,但没有那么棒(Mahershala Ali是全片最入戏的演员,还是个反角)。导演没有显示出特别有新意的电影语言。甚至没有什么让我特别记得住的台词。我觉得这片子铁定经不住我二刷,刷了至少再扣一颗星。但是,但是:
这是一个只能诞生在90年代的故事,而只有在21世纪才能拍出来的片子。
记住,这不是哈利波特或者凯特妮斯,这不是青少年成长科幻剧,不是变形金刚,这是铳梦。这是一个略微嗜血兴奋,爱找麻烦,疯狂战斗不顾后果的狂战士(塞在一个少女的身体里),她是战斗机器,藐视对手,逞强好胜。像@藏星星 老师说的,「寄托了日本工业化早期那种自己拼出来,不知道该干嘛的精神」,而不是「工业化社会里能够按部就班的小朋友」。
漫画原作不单单是废土,或者充斥着各种肢体控(我一直很怀疑木城对于人脑为何那么着迷)。铳梦既是疯狂麦克斯,又不是,和同时代很多作品一样拥有大量末世元素(试想太空堡垒第三部、北斗神拳、远藤浩辉的Eden等等作品共享,从80年代到2000年早期)和挥霍不完的荷尔蒙。甚至你可以说打斗虽激烈,都是漫画式的(反正生化人很难被杀死)。主线故事从来没那么重要。木城会时不时插入 Inside Looking Out (Alan Parsons)这样不搭调的歌曲,或者更中二一点,最后一本里干脆来《博伊伦之歌》里的《命运女神》。而机甲术的设定跟中学生的瞎想没大区别。总之,这是一个充满混搭的奇怪组合,没有一条和谐的主线的不间断冒险。故事可以完结,也可以随时续命复活。这在漫画里也许不奇怪,但是这样的主角形象在当代电影里是逐渐稀少的。
当代的科幻大片里没有这种人物的可能性。我们熟悉的是紧张的叙事,通过叙事来「驯服这种序列化适应过程」,人物的悲惨童年,弑亲之仇,青梅竹马的离别,敏感内心受到邪恶的诱惑,到最终战胜大魔王。或者简单来说,是套路,是模式。本片有没有?毫不怀疑,通片都是,这当然是我不喜欢这片子的地方。但是我理解,没有这些套路,光靠大眼睛,没法融资。但是也只有21世纪的电影工业技术才能还原90年代的想象,那眼神可以传递/还原如此多的信息,让我震惊。铳梦不是攻壳,卡梅隆也不是押井守,本片的径路恰恰是用大片的包装,而我的激动,来自于卡梅隆和罗德里格斯,不知怎么神奇地把那一点点疯狂留在那双大眼睛的后面。
真的,我完全不知道在如此多的套路下是如何做到的。天真和疯狂同时存在,借用好莱坞的技术讲了一个日本作家的天真幻想。这个幻想不成熟,很短暂(Last Order可以看出),但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漫画形象。但是今天那个我想象中的加里就在大荧幕上。化身成为火星女王(Аэли́та)毫不顾忌的挥动刀刃。我别无所求(续集虽好,还是别坏我想象了吧),得偿所愿。
Gaudi8.0Alan Parsons Project Eric Woolfson / 1990
卡尔·奥尔夫:博伊伦之歌(布兰诗歌)9.5迪厄特里齐·菲舍尔-迪斯考 欧根·约胡姆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