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收集】四对耳朵的试听室:傻子与白痴《Year of Fate》

momo
momo @ChiMai
Year of Fate - 评论

转载自:https://freshmusic.sg/2021/12/02/yearoffate/

第二张专辑永远难做,而傻子与白痴所的出道路程、经营模式,乃至地域性的跨越,几乎没有前例可循下让二专更具挑战。

白开水与白开盐水

By:洗碗背包妇

由蔡维泽、徐维均、郑光良、李沂邦组成的“新生代人气乐团”傻子与白痴,2019年发行的首张专辑《夜长梦少》获得好评,并入围金音奖最佳新人奖,巡迴演出更是场场爆满。声势如日中天的他们并没有趁胜追击,反而放慢音乐脚步,依循心灵的声音,在他们的24岁本命年谱写出新专辑《Year of Fate》,

如果说第一张专辑里还藏有对前途的迷茫和探索,那么《Year of Fate》就有种抛开局限,大步前行的洒脱了。新专辑传递「本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观念,从词、曲、编曲、制作到视觉,甚至延伸到表达的方式以及专辑封面采用底片的拍摄方式等。

「本该如此的自然而然」?根据文案的介绍,这张专辑首要目标是想要带给乐迷更多风景、更辽阔视野。在实打实的日子里和一贯讲不穿的命运中,通过人类忙忙碌碌、爱来爱去的大小事体,听到他们的思考,听到他们的音乐,听到他们对于人,对于爱,对于本源,对于生命的探寻,透视存在于对话中的人,延展出持续发问的爱。 “在生活流里缓缓沉潜,于自然中趋向而然。”

还是看不懂?没关系。为了相应如此朦胧隐晦的主题傻白这次选择了改头换面,颠覆你我脑海中傻白以前的样子,和首专曲风相比像是打掉重做。 “在聆听的时候,能更直接地以音乐本身的能量和听众之间产生更“原始”的感官联结。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团长在访问中如是说。于是他们回溯到根源音乐,以旋律和律动取代氛围。在很多歌里都运用了偏复古的音色和传统的器乐配置,甚至蔡维泽的唱腔都变得更粗砺。浓浓蒸汽波的色彩和早年英伦摇滚的味道贯穿整张作品;反叛又頽废,且酷里面有种慵懒的洒脱。

几位团员先是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在台北做好demo,随后带到北京,与在音乐审美、听觉趣味上相当契合的制作人陆希文合作。由于想回归到一个更乐队的状态,很多东西比如音色、音符等,于是选择以同步录音的形式完成这张专辑。

但真正显现出团队偏向虎山行的这份决绝是他们选择尝试抒情式的英文词创作。蔡维泽透露这张专辑的创作过程,是以整体音乐气质的设想来看,因此觉得词曲的咬合程度还是英文会更自然。另一方面,他也承认因为对中文流行创作的经验积累不够,所以还没想好应该怎么打破这个固定的套路。同时,团员也依据情绪的流动跟饱满程度,决定了录制7首歌就足以成为一张专辑,短小精悍。

打开自己本该是值得赞许的事,尤其是在当今乐坛,对于不安于现状、勇于改变的乐队来说,作品格局一打开,氛围就突然地驰放,音乐也会精彩起来。至少傻白没有落入窠臼,不再是那个有些忧郁而禁慾的高冷乐队,从思维到技术从风格到唱法甚至到语言,完全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风格越来越全面。伴着近乎脱胎换骨的转变,体验式的创作心态形成后,离作品的成熟就不远了。

一气呵成听完这张专辑,你会注意到每个环节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上一个环节的结果,同时又推论出下一个步骤,除了呼应“自然而然”的概念之外,也顺利交出了一张更接近传统意义上乐队形态的专辑。类似化繁为简的精致制作程度也使得其感情表达更为真诚。若以这样的水平作为标杆,你会找到其中两首风格明确,同样奠基在「自然而然」的视觉呈现的作品:〈OY〉和〈Stinky Tofu〉。它们独有的气息浑然天成,传递的情绪非常充沛,非常有想像力,效果扎实的让人意想不到。 〈OY〉抛开惯常的思维模式,用一种活泼开朗、单刀直入的“oh,why”这样稀松平常的生活化用语去做一些比较自嘲的阐述,让整首歌在对话和自我剖白之间自如切换,如同新专辑想传达的生活概念,那种复古的人声表达配上带感的放克节奏,具骚气性感。

傻白的摇滚新风貌惊艷乐迷耳朵,在24岁本命年这一年,傻白似乎更加肆意尽兴。坚决彻底的古着色彩布满整首〈Stinky Tofu〉的角落,再加上主唱张力十足的声乐表现,劲道十足。这首最具实验性的作品听起来像个坏小子拿着锤子到处敲,其即兴感和拼贴感,很符合傻白的形象。以上两首歌没有过多的虚无缥缈,也反映了他们在制作上的进步。

纵然我这么赞美,包括这两首佳作,专辑的影子太多;有些旋律对于傻白是新的,可对于我来说,好像真的听出一些乐队的模仿:Hyukoh、Jannabi、落日飞车,I Mean Us。编曲也难逃效法的指责,贝斯音色和左右放置的毛绒吉他似乎在Arctic Monkeys的作品中听过了。有模有样的学习还能让人接受,可惜借鉴的痕迹过重,而且部分作品的编曲还存在着一种讨巧的感觉,就不能称专辑的音色有多创新了。

再来,由于想推翻的野心过高,结果这边抓一点那边学一点,却没抓住自己明确的那条线,撑起来有些吃力,所以全专听起来还是缺少一个融会贯通的主心骨情绪基调。前面五首歌在复古布鲁斯的湮漫中,来到〈第一支舞〉倏忽骤变,似乎找不到延续的想法因此开始在灵感诗意和情绪的表达上失去了坐标。 《Year of Fate》的结局就变成了一张松散且杂糅感强烈的拼贴专辑—寡味、乏力。

若以单曲来点评,改编叶佳修老师的作品〈第一支舞〉优雅到位,除了是专辑里最有话题度的歌之外,它也有值得反复听的亮点。由于承载了许多人很重要的回忆,四人于是为作品染上了暧昧、晦涩的色彩。那昏黄气息太有年代感,彷彿置身八九十年代的舞厅,五彩的灯光下年轻男孩打开收音机,在时空穿越中度过短暂的轻柔时刻。可惜,选择邀请老板龙丹妮合作让听众措手不及,反应褒贬不一。撇开想营造一种忘年恋曲般的青涩与浪漫之外,这样的安排非常违和且放在专辑相当突兀。

从《夜长梦少》到《Year Of Fate》,你都能从傻白的作品中感受到他们对音乐的坚持和沈着,尤其是两张专辑风格跨度如此之大的时候,依然会按照自己所思所想而行事,不迎合,不造作,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坦诚。就算在技术和审美部分不够对味,需要再努力,傻白的可塑性真的是超越我们的想像。看着四位男生在生活流里缓缓成茧,相信他们日后的发展会更有力,更明亮。

Fresh 指数 Rating:6.5 /10

推荐Replay曲目:

〈第一支舞〉Feat. Danni. L 词:叶佳修 曲:叶佳修  编曲:郑光良 制作:陆希文

〈OY〉 词:蔡维泽 曲:蔡维泽  编曲:郑光良 制作:陆希文

〈Stinky Tofu〉 词:蔡维泽 曲: 蔡维泽 编曲:郑光良 制作:陆希文

建议 Skip 曲目:〈Hurry Up, Eric You Fool!〉

做个有骨气的偶像

By:老黄瓜

蔡维泽到大陆比赛成为首个在当地音乐选秀夺冠的台湾人,签给了选秀娱乐教母龙丹妮。节目上大把男孩可选,蔡维泽的突围的关键就是他与众不同的气质,还有他在叛逆与认份之间的思维延伸出的一举一动。

有了资源可以省操心一些事,但傻白注定要面对一段没有前人可循的艰难之路:偶像乐团。

中文乐坛的当红乐团,即使是现今人气最高的五月天,也都是逐步累积作品到变成众人偶像之位,几乎没有任何是从偶像起点出发,然后在乐团前进的路上要顾及音乐的进化,但又不能彻底丢掉一开始带来的广大支持群。

第一张专辑相对易做,延续比赛展现的頽靡chillwave并加入其他indie rock个性,皆大欢喜。第二张如果顺着这个路子发展,继续写旋律感高又能对准頽青市场的作品,然后其他摇滚类别再多尝试或深化,不仅不为过,或许也会和告五人一样步入准天团级别。

可是《Year Of Fate》选择了最难的那条路,傻白彻底推翻前作,往复古情怀与prog rock迈进。复古永远可当道,可结合后者则比较不是流量来源的最佳组合。

初听专辑的〈爱的万物论〉和〈Pinky Sunset〉,一开始以为傻白下来要跟椅子乐团和落日飞车直面撞型,让我眉头紧皱。所幸到了〈OY〉和〈Stinky Tofu〉知道是虚惊一场。前者无疑是大亮点,写出了很hooky的律动,整体音色与大量丛林式合声让作品有了自己的signature,一些下行乐句亦画龙点睛,主打歌该有的上等元素具备。后者则展示傻白在prog rock灰暗系的光彩,也正式解除撞型警号。

〈Hurry Up, Eric You Fool!〉则更进一步,把art rock部分做了更大的拼贴展示,以纯即兴小号和Big Band来收尾。纵然其拼贴的内涵意义不明,但至少告诉了大家,傻白的音乐没有要做任何市场妥协的宣誓。当然宣誓的方式一百万种,这不见得是最好的,但功能性来说也帮助曲序过渡到下一首〈第一支舞〉,不至于氛围上太突兀。跟老板合唱确实是意料不到的招数,但话题效果仅限大陆地区,而作为专辑唯一的中文歌曲而且还是翻唱,表现可算称职不过难引起多大涟漪。最后〈At the Heart of Everything〉大量弦乐收尾,形成好的专辑exit。

《Year of Fate》其实有很多可以点出的缺点。词曲咬合问题、无法精准达意的英文歌词、音乐型已在可year of fate命题连结不够、蔡维泽有时声音也有过度挤压之感等等。不过,当我试着从做偶像的视角来去看《Year of Fate》就可用瑕不掩瑜形容。那如果就单纯从新乐团的角度,这则是傻白的过渡展示期,不算大好可整体皆中上亦有上乘作品,而我乐见他们有这样的企图心,因为正是这样的企图心才能让乐团值得再期待。

看专辑credits,制作人陆希文绝对是接住傻白的关键功臣,而更让人欣喜的是团员郑光良是主要编曲人。这对我而言是极重要的,除了说明专辑成果并非全然是制作人导向,或许下一个李咏恩正在培育中。两者碰撞出的火花不在于开创什么多新的声音,而是相较台湾和大陆Indie圈近年的乐团产物,《Year Of Fate》是有做出区隔的。不至于是标竿,但只要你试着将一堆乐团的作品接连播放,你就会明白其意。

《Year Of Fate》尚未听到傻白的底气,但在他们这样的年纪我也没有这样的期待,而相对于底气我更在乎他们有没有骨气。Indie圈有骨气的不难找但像傻白这样从拥有资源优势起跑的,其实这份骨气更难有,而公司也愿意让他们如此,或许正是让这张作品更具意义的示范。

Fresh 指数 Rating:8/10

推荐Replay曲目:

〈OY〉 词:蔡维泽 曲:蔡维泽  编曲:郑光良 制作:陆希文

〈Stinky Tofu〉 词:蔡维泽 曲: 蔡维泽 编曲:郑光良 制作:陆希文

〈Hurry Up, Eric You Fool!〉词:蔡维泽 曲: 蔡维泽 编曲:郑光良、陆希文 制作:陆希文

建议 Skip 曲目:-

24岁的华丽转身

By:蛋黄仔

2019 年《夜长梦少》里的傻子与白痴展现出忧郁迷人的音乐气质,我虽然当时很喜欢整张专辑的氛围和蔡维泽的词曲创作,但如今仔细回想,在那之后的两年内也几乎没有再主动回去聆听傻白的作品。或许傻白那样冷酷地唱出的少年惆怅,听久了终究有点沉闷。

还好 2021 的《Year of Fate》让我对傻白有了全新的想像。曲风的转变是必须,也是成功的,专辑明亮许多,也让傻白除了蔡维泽之外的其他团员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整体更像一个乐团该有的型态。蔡维泽作曲上对于旋律的流行度的拿捏依然很精准,而编曲和制作也提升了每首歌曲的精采度和可听性,不再只专注凸显或依赖抓耳的 hook 来留住听者。

曲风转变的牺牲品是蔡维泽的中文歌词创作。这个取舍虽然多少可以理解,但牺牲或许真的有点太大了。蔡维泽的英文歌词呈现不出他中文歌词创作上的灵气和细腻度,也无法清楚地串连起整张专辑想要的表达的样貌。专辑音乐上依然流畅完整,看歌词却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但无论如何,在选秀节目的光环慢慢消退后,在《夜长梦少》后,傻子与白痴迈出了对的一步,《Year of Fate》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也提醒大家他们才 24 岁,傻白的音乐必定还会有太多你我都无法预想的可能性。

Fresh 指数 Rating:7 /10

推荐Replay曲目:

〈OY〉 词:蔡维泽 曲:蔡维泽  编曲:郑光良 制作:陆希文

〈Stinky Tofu〉 词:蔡维泽 曲: 蔡维泽 编曲:郑光良 制作:陆希文

建议 Skip 曲目:-

衣未称身的红毯走秀

By:1319

比起一般“蜕变”或“野心”的论述,华人音乐人的风格转变有时更像是颁奖典礼的星光大道红毯桥段,大家靠着仅此一次的服装与架势企图成为红毯焦点,有人惊艷全场,有人则衣不称身。从首张专辑《夜长梦少》的 indie pop/indie rock,到这张带着复古灵歌与 art rock 味道的《Year of Fate》,傻子与白痴在两张专辑之内的改变令人惊叹,但聆听《Year of Fate》也难免能察觉到衣不称身的露馅与参差不齐。

在《Year of Fate》中,傻子与白痴更接近了乐团的表现,当中最明显的是蔡维泽的创作思维,从上张专辑的流行音乐写作转换成为更具“jamming”感的创作,因而成为了乐团的一部分,不再是“蔡维泽+乐团”,也因而在转向灵歌与 art rock 曲风时,避免了创作与曲风水土不服的情况。此外,乐团在乐器声响上的营造比上张进步不少。当中有一些灵光乍现的时刻,例如〈Pinky Sunset〉后半段的 bridge 中管乐、吉他与电钢琴的交织,例如〈OY〉后半段管乐音色转变成为电吉他 space rock jamming 的一部分,例如〈Stinky Tofu〉吉他英雄式的音色展示。

但整体而言,《Year of Fate》并没有太多精彩的地方,当中的 songwriting、编曲与乐器演奏 riff,与它汲取养分的 60-80 年代的 soul 与 art-rock 相比,还是过于简单、样板化,只能说是制造氛围的受用表现。上述灵光乍现的部分并不常见,甚至专辑的精彩在上半段已几乎耗尽。除了 songwriting 与旋律的样板化,专辑中有特别明显的几处,会让人怀疑专辑中的灵歌与 art rock 风格是否是傻子与白痴所向往的,或者是仅此一次的红毯装扮。

第一是蔡维泽的演唱表现,此回以更为外方式的演唱,却仍做不到黑人灵歌或摇滚巨星掏心掏肺的粗犷美感,反而时常让人出戏。其二是语法与音韵咬合怪异的英文词作,撇开英文词比中文词好写的论述,连文字音韵与旋律律动的咬合也未能做好。最后是《Year of Fate》花了半张专辑的篇幅建立了复古西洋音乐的美感后,在较具实验性的 art rock 曲目〈Hurry Up, Eric You Fool!〉后半段突然来段 90 年代中文番石榴情歌旋律,听感瞬间凉掉;接着的〈第一支舞〉也抹不去其中文情歌味,加上过于简单的编曲,退回到了第一张专辑“蔡维泽+乐团”的情况。

60-80 年代是流行音乐最精彩也最具决定性的时刻,可能傻子与白痴真心想做这样的音乐吧,也从专辑涉及的声响与元素中无可否认他们的野心,但无法贯彻到底的实践与美感,未能完全用自己的创作语言去诠释灵歌与 art rock,某程度上也是创作与理解不够深刻的表现。就像想穿某件服饰,和是否能驾驭那件服饰是两回事。

制作人陆希文在整张专辑的整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他是录音师出身,从他的制作简历(文兆杰、陈婧霏、沉默演讲、白纸扇)也可以听见他对于 60-80 年代各种摇滚与电音流派的造诣;对比傻子与白痴两张专辑之间的差异,可想而知许多技术上与声响上的精彩皆有陆希文的大量参与。可技术能解决的问题也就这么多,陆希文能保证服饰的剪裁与材质,却无法保证傻子与白痴穿上服饰后肢体动作与架势;一件作品艺术成就的天花板,终究还是取决与由创作与思维。

Fresh 指数 Rating:6 /10

推荐Replay曲目:

〈Pinky Sunset〉 词:蔡维泽 曲:蔡维泽  编曲:郑光良 制作:陆希文

〈OY〉 词:蔡维泽 曲:蔡维泽  编曲:郑光良 制作:陆希文

〈Stinky Tofu〉 词:蔡维泽 曲: 蔡维泽 编曲:郑光良 制作:陆希文

建议 Skip 曲目:〈Hurry Up, Eric You F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