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矫情
張悅然。80后作家中自己喜歡的一位。若要說我是從安妮書中走出的暖暖,我更希望自己是張悅然書中的璟。在《這些那些》中,張悅然稱自己為小悅,我便這么稱呼她吧。
我想小悅應是將自己分成很多次寫入自己的故事中,故事中的女孩應是帶著小悅的影子的。帶著一些堅韌,帶著一些敏感,帶著一些傷感。
因為年輕,便能如此肆無忌憚喊著,鬧著。因為年輕,便能如此毫無顧忌地哭著,笑著。
小悅的《這些那些》,我并不喜歡。太冗長。每一條思緒,被拉得無限長,生出許多的枝丫,像是走進了永遠的胡同,誰也不知前方是否還有出口。大篇大篇的段落,像是大段大段的夢囈。時而訴說著歡樂,時而低聲哭泣,所有的氛圍終逃不過壓抑。這是與《櫻桃之遠》不同的壓抑,一個毫無終點的輪回,最后的最后,只能麻木地看完最后的夢囈。我似一個無辜的聽客,被施了魔法,無法動彈。這個魔法也許就是小悅書中的矯情。喜歡她的矯情。我想只有年輕才能這么毫無保留地揮灑著自己的才情,卻毫不恐慌矯情的騷擾。然而,這份矯情也是帶著年輕的動力。
只有年輕,矯情才能如此有誘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