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之论身份这个经典虐梗、我为什么这么心塞、首页欧美圈大大集体爬墙的真相

昨天晚上看完结局差点一口老血没上来,憋在喉咙口又喷不出的感觉。俗称心塞。憋屈一晚上140字根本吐不下槽。万万没想到第一次在db写长评竟然是一部国产剧。

梅长苏隐瞒林殊身份的梗从一开始就给我一种“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之感。被霓凰当面逼问的时候我非常自然地串场到柯南了……我就想啊又是旷日持久的虐恋情深了,然而我万万没想到酥胸就这么大方地默认了……哟小伙儿很不错看好你哟!说真的那种“因为爱你所以必须瞒着你”的梗真是被玩得太滥了,看到如此清新脱俗大方承认女主也不矫情的情节真的很刷好感度啊!
但是我还是有点天真了,因为我错判了形势,对应毛利兰角色的竟然并不是霓凰,而是靖王。哟编剧你很懂嘛,知道最近大家都烦女主了就改走腐国风格了。是的这个时候我已经串场到Merlin了。其实想想琅琊榜还是和Merlin可比度更高些 ,都是隐姓埋名辅佐明君这样,只不过Merlin最后一刀死翘的是明君,而且刚知道Merlin身份就死翘了,所以我还是很欣慰编剧给了靖王和林殊两集的时间。
不过我还是比较萌蔺苏。比较萌没个正经但爱得深沉的少阁主。靖苏太特么沉重太特么虐心了,一本正经地不适合谈恋爱。(我都在说什么……)

昨天看完之后的心塞程度是近年少有的了,追溯起来还是想起三年前看Merlin 513。其实追欧美剧BE的也不少但是所幸都比较短,打击程度还不到毁灭级,比如the Hour也是心塞神剧,但是拢共2x6=12集情况不会失控(其实这剧最心塞的是BBC砍了第三季);in the flesh第一季也是看得我以头抢地但是才三集啊还没建立起啥深刻感情呢。所以我还是要拿5x13=65集的Merlin来说事儿。
思考了一晚上是琅琊阁比较闹心呢还是Merlin毁灭程度更大。从情感上来说瞒了64集好不容易可以展现真正自己的时候二瑟就死在怀里还特么留了一句“just hold me”的梅子绝对取胜,更何况还有滚娘那种“明明什么都没做还能让所有人说啊那个女孩真可爱真坚强真聪慧二瑟离不开你啊”对比梅子的默默无闻甘愿奉献蜡炬成灰泪始干。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就代表着可以把心塞部分转移成对滚娘的不爽,而且仔细想想剧情演变成这幅鬼德行完全可以算作编剧的锅。(打倒滚娘!)反观琅琊榜的话感觉就是编剧花了53集给你塑造了一个男神让你爱得不可自拔然后男神一脸真诚地跟你说我必须得这么心塞地去死啊不然就OOC了让你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就预料到酥胸肯定是会死滴,当时我还跟自己打了个赌,八成是虚弱地在霓凰的怀里露出一个释然的微笑,霓凰回一个微笑和一脸泪,靖王在眺望远方一脸隐忍的悲伤这样。不过看着看着潜意识里就不想酥胸死翘了,然后蔺晨出来用HE的幻影迷惑我,让最后的暴击效果完成最大化。这个BE的方式就让我想起高中看的露中文《未完成的肖像》,看开头就觉得王耀一定死翘了,但是看着看着就忘了(= =),接近结局让我燃起重逢的希望,然后最后借别人之口述说死亡结局完成最后暴击——又是男主一脸耿直地看着你说我不死就OOC了啊,让你都没地找人说理去只能自己心塞到心梗死。
所以我要好好表扬这最后暴击的形式(为什么我这么M)。歌唱到一半视网膜上还残留着故人出征的身影呢下一幕靖王就特么进灵堂了,霓凰就特么收信了。一开始我还不相信呢哪有这么快的,但是看着红布被揭开(居然还让鸽子蛋又出场了)霓凰一脸泪地打开信我彻底心碎了。更何况还闪回,居然还特么闪回,这么狗血的手段你以为我会上当吗!……可是为什么我就这么吃这里的狗血呢!!与《肖像》类似的就是接受暴击之后在看之前的情节就会感到一连串同样毁灭级别的暴击,比如林殊在出征前和霓凰的那段关于来世的话。其实两人都心知肚明啊。第一遍看只当狗血的cliche了,第二遍那种无奈隐忍而炽烈的爱瞬间就让我去找速效救心丸。
你看,这剧女主都这么讨喜,该收该放英姿飒爽,不花瓶有独立人格也不会过于造作地强调女强人身份,该下线绝不刷存在感,情感戏清晰简单不矫情,一段平等的关系中两个相爱的灵魂,真是继the hour之后我最爱的另一对BG。

刚开始wb首页上被刷屏的时候我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欧美圈居然集体翻墙如此统一简直前所未有。国产剧的话上一次看完好像还是在家陪妈看得《人间正道是沧桑》,之后对国产的感觉都是药丸;再加上我的时泪体质所以没有第一批入坑。后来基友去刷了评论居然不错,不过此人不会卖安利,憋出的好评就是”你看国产剧这种一般颜色亮到瞎眼这剧色调看起来超舒服啊所以你能体会这是一部挺良心的剧啦“这种毫无逻辑的话……秉持着相信各位大大的审美的信念(以及剧荒的困境)在寒假几天就刷完了(还得到我妈的大力支持……谁能相信我妈能两天刷完啊比我腻害多了),果然是不负所望。此剧确实制作精良,虽然架空但是架空得煞有介事,细节用心,服装设计契合作品气质,围观花千骨瞎的眼睛终于被救回来了。
我一直相信一部作品最重要的是情节,琅琊榜的剧本无疑是优秀的。有人诟病十三年前的旧事讲得不清不楚,但我反而很欣赏这一相信观众智商的安排。随着剧情发展逐渐揭露当年的真相,不需过多着墨但足以动人心,而且还是自然的推力。线索有些虽然埋得刻意但还是用心的,虽然有人嘲斗争小儿科但我觉得还是超过了大多数观众智商的那条”不细想就没啥大bug“的阈值,不像某些玛丽苏剧真是硬生生地拉低反派智商突出助主角,让观众只能尴尬发作。
在剧情还没展开的时候我看得也蛮带劲的,因为台词水平颇高,不会白话得尴尬,也不会文言得装逼。虽然”说人话“是从甄嬛传开始的,但我觉得甄嬛传的台词其实很造作——也可能是演员的表演显得造作驾驭不了台词或者我天然对宫斗有轻鄙之意——明明很白痴啊谁听不出来”话外之音“啊(也是没超过智商那条阈值)。之前看夹心蛋糕、三杆大烟枪的时候就觉得这台词写得真好,翻译不出来的好,完全展现了语言本身独特的魅力啊。看琅琊榜的时候就觉得,这就是汉语的魅力啊,一来一往,脉脉温情或掷地有声,彬彬有礼中的分量简直太棒。
然后最重要的,作品的古典气质。不少人批评梅长苏其实是汤姆苏,但我觉得就算汤姆苏也苏得特别有古典气质。作品里人物来往都像是古书里的豁达自然、收放自如,偶尔卖萌也没有违和感。故事一开始被我总结为基督山伯爵,但权术斗争、忠君爱国的内核实在是太古典了,好像在看战国策一样——实话说,史记中的汤姆苏不要太多哦。还有服饰。啊我不会承认我有多觊觎苏哥那一节藕臂了(我在说什么),内中外衣看得心神荡漾(啊好像剥光他),腰带勾勒出挺拔的身姿,裙裾轻摇,啊古典美古典美!!唉全员美型啊真是……
毫无意外地萌上酥胸(痴汉脸)。小时候仙剑热播,然而我连围观都懒得,因为看上去就属于那种”咋咋呼呼披着古装外皮的言情剧而且特效太尴尬“的我鄙视的类型(清高aka中二如我!),说起胡歌也就是“哦,那个咋咋呼呼的偶像派”。他的车祸新闻我也有印象,但是没太关注。看琅琊榜的时候我老是盯着他右眼那块的伤疤,但是丝毫不损他的帅度啊。突然也有点感慨。

回顾一下咦我都写了啥。反正能修改的吧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