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感想

刘瑜在《他也可以是我》一文中说, “普遍的人权保护的不仅仅是‘我’的自由,而是作为‘我’的他人的自由——在这种价值观里,社会由无数个尊严对等的‘我’组成,而不是由一个身处顶点的‘我’、数个深处中层的‘你’以及无数身处底层的‘他’组成,也只有讲社会理解成无数尊严对等的‘我’,普遍人权才变得必要和珍贵。换言之,人权观念的伦理基础不是任性,而是博爱。”十分完美地写出了这部片子的主题。白人杀了黑人判刑3年,黑人偷东西砸到警察的脚被控袭警判刑6年。想起《触不可及》,不同阶级不同种族的人之间的友谊,在我们看来也许并没有什么,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那痛苦的时段我们不了解,然而当我们了解历史就能明白这有多珍贵。想要完全消灭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也许不可能,但不能因为如此就不为之努力。人和人始终有差别,若是自认为高高在上事不关己,总有一天歧视会到自己头上,会发展成发型歧视等不可理喻的东西(其实现在已经有了不是吗)。
今天政治正确发展到了极致(也许还没到极致),一直相信政治正确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它是我们意识到人人平等之后的第一个行动,它也让我们意识到在进行人权运动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分寸并且对那些借着政治正确横行霸道的人决不手软,让我们认识到残酷的现状并且反思人类的错误,在无数人痛骂政治正确的时候,我切实地感觉到我们在进步。我仍相信这是全人类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时段,我们是一个时代,用来过渡的时代,人人平等或者说接近人人平等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必然不存在,它存在于美好的未来,对此我从不曾怀疑。但我们的时代必定不是一个被抛弃的时代,而是一个有决定意义的时代,若是每个人都能为消灭歧视而努力,乌托邦就会在未来,若是每个人都如此傲慢,未来又从何谈起。使命感这种东西不知有没有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头并且愈发沉重?
再次引用刘瑜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所谓的人性觉醒,就是从自己所隐身的角色中抽身出来,恢复成独立、完整并需要为自己一举一动负责的人,从制度的深井中一点点爬上来,在更广阔的天空中,看到雨滴如何汇成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