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警告)事件归纳和总结
按照时间顺序总结下里面的事件,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先不点。
因为片子人物名字复杂,我也记不大住,所以将会以男主和男主接触的人的身份来代称。以下是事件归纳。在部分事件中,会有个人的脑补和解读的影片没明说的内容,大家审慎阅读,理性观看即可。
-------------------------------------------- 分割线 ------------------------------------
事件一:议员被刺杀,女记者和议员的一位朋友为见证人。一共有两个杀手,一个是小杀手倒霉蛋,被扔下去了,一个是资历老的杀手,后文简称老杀手。他的面容被拍下来了。调查结果是,小杀手负全责,无阴谋无幕后黑手。
事件二:男主作为记者,被上司嫌弃,正在家中调养,目击议员被杀的女记者作为男主的朋友请求男主帮助一同前往议员朋友所在的小镇中,并告知男主有多位议员法官被杀害,可能是连环杀人案。男主起初不信,打发走了女记者。但女记者开车“意外身故”,体内有哪怕是睡觉都会死的化学药物剂量,且男主之前了解到女记者是不会自杀的。男主感到事有蹊跷,决意调查。
事件三:男主找一位非fbi的前fbi探员在警察局中备案了假身份,做好了经历(这也就是他两为什么讨论变态,暴露狂经历的目的,一是为了让这个假身份显得更像一个罪犯,才能有被警局备案的必要。另一个是为了万一被查,则要耗费他们精力去调查这个男主假身份。而假身份中暴露狂,不合群的经历,则会让男主做的一些“坏”事情显得更为可信合理,强化假身份的效力,也就根本不会想到主角会有一个真身份),前往女记者想去拜访的议员朋友的小镇当中。
事件四:议员朋友的小镇附近,恰好有着连环杀人案中一位法官溺死时的大坝。男主通过询问小镇警长,并亲自实地考察得知,大坝放水时有着足够吵醒只要不是聋子的所有人的警报声。法官是不可能像书面报告所说在大坝开闸听不到水声而溺死的。
警长起初给男主提供了一个大坝守卫的名字,让男主以为这个守卫有问题,实际上正是警长将法官溺死。提供守卫的消息是作为烟雾弹,转移主角视线。并哄骗主角去实地考察,趁机溺死主角。可惜警长命不好,被淹死了。主角幸存。
事件五:主角乘坐警长的车前往警长家中,查看警长的文件,发现了视差公司的人格调查问卷,结果被开车回来的副警长碰上。主角经过一番操作,成功逃离小镇。
事件六:主角约见了议员朋友,打算得到更多的信息。议员朋友带主角上船,加上开船的和保镖就四个人。议员朋友仅仅来得及给主角看当时议员被刺杀时拍下的服务生照片。就被炸死了,仅仅主角生还。
(船上加上主角就四个,结果除了主角全被炸死,幕后黑手,也就是视差公司不仅能知道议员朋友上的哪条船,还知道他们什么时间上,还能埋藏炸弹没被发现。
这也暗示了视差公司有着强大的情报获取能力,想杀一个人,只要势力所及。被杀的人无论怎么变换身份都对公司来说毫无作用,因为议员朋友躲过两次暗杀,不可能不知道造假身份的。要不然一个平平凡凡度假的老头,怎么可能就被知道是那个议员朋友呢
不仅如此,被盯上的人行踪轨迹和时间安排也能被视差公司揭露的一览无余。否则议员朋友那么谨慎也有钱的主,包下一艘船肯定事先安检都做过,怎么可能还会被爆炸,而且怎么被算到他会上这艘船,还能恰好在船行走的海中央爆炸呢?如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上,且不知道上的哪艘船,都不可能能精确炸到的。)
事件七:主角找到一家心理机构,找了个杀人犯帮助自己做视差公司的问卷,并用自己胡编的假身份,而不是找fbi朋友编的那个假身份投递给视差公司。
事件八:因为主角曾经对上司(后文会称报社老板)说过自己会去和他见面,而恰好报社老板也在报纸上看到议员朋友被炸死的消息了。所以报社老板对其给予充分信任,并且帮助主角登发主角已死的讣告,瞒过视差公司的人。为了保密起见,主角还要求和报社老板单线联系,在主角未打探到视差公司更多情况前不要透露任何消息。(从结尾来看。。主角这步是走错了。。。)
事件九:由于主角的问卷太过优秀,主角被视差公司的一位高管(后文简称视差高管)亲自拜访,并邀请其去做进一步的测试(洗脑),于是主角和观众就一同看到了那段心理学短片。
事件十:主角在视差公司意外发现了之前照片里见的老杀手,老杀手想利用行李托运存放炸弹,炸死议员,被主角以巧妙的手段化解,飞机迫降,未能炸死议员。
事件十一:主角回到家,发现之前见过的视差高管“意外”进到自己家中(视差公司人均杀手),并告诉主角之前提供的身份是假的,和他们查到的信息对不上。(再次验证了他们的情报能力)。主角用了fbi朋友做的假身份,编造了理由,视差高管表示会去验证,
事件十二:主角其实偷偷在家里装了窃听器,和视差高管的对话都被被录下来做成录音带发给了老板。可是老板和主角联系的事情被视差公司知道,视差公司派老杀手下药杀死报社老板并且表面上看是心肌梗死(和前面作者问fbi相呼应,之前的议员突然死亡确实是用的药物伪造了意外)。老杀手拿走了录音带,主角的信息当然也被暴露了。
视差公司是如何知道的报社老板和主角暗中沟通并录音呢?这点影片没说但真的很关键。所以个人脑补了下,应该是视差公司通过各种手段接触了警察局并查访,知道了主角提供的身份其实是伪造的。主角自然就暴露了。又因为这个报社老板登了讣告,所以视差公司知道这个老板和主角是有联系的。剩下的就简单了,分派两批人马监督主角和老板,最后发现了主角寄送录像带,等寄送完后顺便灭口拿走。就死无对证了。
事件十三:主角被视差高管召见,让他找一个杀手一起做任务,主角用计策把那个杀手支开到夏威夷,破坏了任务,此时主角又一次发现了老杀手,并继续去跟踪他。
事件十四:其实是老杀手故意让主角被跟踪,这是视差高管和老杀手一同做局,视差高管负责装扮成安保人员负责收尾和灭口(仔细看最后校园安保为首的那个人,就是之前总找主角的那个视差的人,也就是视差高管)。而老杀手则是故意引诱主角上舞台上方的平台,在平台边缘放了一把狙击枪,等待主角跟踪来的时候,立刻走出去关上门,封锁住了主角。此时老杀手在趁机去别的地方刺杀。这次舞台上被刺杀的人实际上是开头被刺杀议员的敌对政见的议员。
事件十五:枪响后,议员被刺杀,主角去平台边查看情况时,意外发现狙击枪,在他惊魂未定的时候,被下面学生发现,被“安保”(视差的灭口人员)追击,主角无奈藏在平台下。视差的杀手没有找到,所以就故意把门打开(其实有心的朋友应该已经察觉出不对了,为何上次关门这次不管呢),在门外埋伏着准备杀主角。主角藏在平台下,本打算等警车走了后跑脱。结果又被下面的人发现,主角被迫跑到门外,被视差公司的人打死。
事件十六:在没有任何其它信息的来源结果显而易见了。主角沉迷于调查,幻想是敌对议员杀的,动机充足,生前附近有狙击枪,就看到主角一人,所以必然是主角杀的,人证物证动机俱在,证据链完善,也找不出其它可能。安保人员出于自卫打死主角。毫无责任,视差公司也不会被查到。整个故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当然肯定会有人发现其中的疑点,比如为什么不抓住主角审问看看有没有幕后黑手,狙击枪也没指纹之类的。开头的案件甚至都拍到凶手脸,他却压根没有被询问。除了得益于视差杀手做事缜密外,可能更主要的是,视差公司也是大人物们的工具而已吧。宠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去抓呢?另外,视差公司也不蠢,杀的人越多,委托视差的种种订单记录和交易证据视差存的也越多,蛊已经养起来了,也不是能轻易能动的对象了。)
ps:不得不感慨面对黑幕时,能不被黑幕后的种种势力所盯上已经是很困难了,想查出来并曝光则是难上加难。所以现实中能被暴露的时候无外乎要么这种黑幕还在,只是洗了洗牌,要么就是知道个大概就大肆渲染,用舆论和群众来保护自己,让更多人知道不忘却,借此不断掀开吧。像主角那么单打独斗越少人知道的,只会死的越快而已吧。
(完)
b站同内容的也是我写的,此篇为同文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