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照进现实

一只特特呦
一只特特呦 @Teteyo
隐秘史 - 评论

这是一个关于隐秘与神秘的故事,一个男人的故事、两家人的故事、整个村子的故事。这本小说或者说文学,其语言的气质是沉稳的,前段做到了骨牌一样层叠镶嵌,每节的最后都留下悬念与前后紧紧相连,这种写法有点像伊坂幸太郎的《金色梦乡》,可惜中后部分不知是因为描写叙事重心的转移还是作者疲于精妙结构的设计,显得有些绵软,只有结局和附录令人为之一振。

整个小说进程中人物心理发生过多次的转变,发现白骨后一连串的心理变化,对白骨态度的转变,对自己以及对方的思考等等,可谓是每日三省吾身。小说中的白骨是一个很强烈的意象,这点放到最后和结局一起说,其实还有一个暗含的主题是“自由”,桂平昌曾说“所谓自由,就是你必须像别人习惯了的样子。”

老君山上有个无名的洞,主人公桂平昌在好奇心驱使下发现一具白骨,本想报警却又怕惹火上身,因为那白骨似乎是与他有恩怨之人——苟军,他父亲苟明成死后,砍竹林占道无恶不作,听说十年前外出赚大钱一直没回来。这第一部分情节可以说是叙述上的误导,另一面亦可以说是桂平昌在十年间甚至骗过了自己。

回想十年前的恩怨,桂平昌想砍竹子来表达不满却被苟军吊打,自此渐渐累积了杀心。杀人之夜紧张到握反了刀,在苟军上厕所时砍晕后又掐住,这里也一直没有直接死亡的描写(甚至很多含糊迷惑的表达),桂平昌背着尸体不停吐露心声。此后一切如常也没人提起,而出去打工的消息也是桂平昌自己散布出去的,谣言兜兜转转回到村里。这似乎已经是故事的真相了。

发现洞口被人动过时剧情一转,洞里的白骨不见了,妻子也说看见了苟军,故事戛然而止。似乎推翻了所有的真相,似乎也让谎言变成了现实,在看过附录二后人都麻了,现实改编小说容易,小说照进现实太过惊悚。这里说回白骨这个意象,它从开始一个案件藏着秘密,变成一直以来的禁锢。电影《误杀》的原版《较量》还有《较量2》,它着重表现案件过后对一个家庭的影响,其中一直没找到的尸体与本书中的白骨相同,如果犯罪是真相的话,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