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何种姿态面对绝望

首先分析一下电影里的各条鱼吧。 燕鱼: 她其实是一个对形势不是很了解的角色,一开始刚进入到鱼缸中时拼命想要撞破鱼缸逃出去,勇力有余,但对于周边的世界,自己所处的状况的感知却远远不够,像是急躁冒进的年轻革命者,被顾客挑中宰杀,如果不是店主中途换了一条燕鱼的话,整个故事就开展不下去了。 燕鱼的到来无疑给死气沉沉的鱼缸里带来了一种不同于往常的生机,她无时无刻不在尝试着逃回海中,从一开始简单的撞墙,到跳出鱼缸,到趁人类给他们换水的时候从水盆里跳出来,到最后想和帝王蟹谈判合作,每一次都考虑地更多更成熟,从水盆里跳出来那次其实已经很接近胜利了,但却因为不忍心丢下黄色小鱼而功亏一篑,去找帝王蟹合作的时候却被砍伤,当然了,因为帝王蟹的想法也是接近于鱼缸里原有的一些鱼的,对燕鱼群起而攻之,也是很自然的事。被放到观赏鱼的鱼缸里又被放回原鱼缸,最后还是没能逃脱被吃的命运。但即便她最后被吃了也不能说她所做的一切就是无意义的了,她起码像个火种一样有点点燃了原先死灰一般的鱼群,起码尝试思考逃离这个选择。
比目鱼:
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这条比目鱼,因为他的心理他的性格更有层次感,而燕鱼的形象就太纯粹了,没有进行分析的余地。
比目鱼是作为一个权威的形象出现的,因为在燕鱼之前只有他“来自大海”,其实并不如此,在很久之前的粉红比目鱼是从大海中来的,从海中来的都可以听到海的声音,而从海里来的,也被作为了某种更高等的出身的象征,所以比目鱼才因此成为了领导众鱼的鱼。
我并不觉得比目鱼就是恶的存在,相反的,粉红比目鱼的死亡使他更想保护身边的鱼,通过装死使每一次有人选鱼时都逃过一劫,他认定了出逃是不可能的,所以想做的只是苟延残喘,但躲过了一次之后在期待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认为把一切看透了,抗争是无用的,只有接受现实,在没有自由朝不保夕的情况下用一点小聪明来过得好一点,以为和被捞上去杀掉的鱼不同,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比目鱼实际上也有点迷恋自己这个地位,他的地位带来的特权,认为自己对其他鱼有恩,还搞了答题之类的,以看似公平的幌子在没有半死的鱼被扔进来时让鱼缸里的鱼吃答错了的鱼的尾巴。
其实他潜意识里知道他目前的治理方式根本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不过是把呼吸机戴在将死的人身上,但他似乎又寻不到出路,所以有鱼揭穿他的想法时他才会如此愤怒。
不过最后也算是继承了燕鱼的遗愿,去了大海了。
其他鱼:
黄色小鱼,就是很天真并且没有什么脑子的那种,她没办法靠自己认识到自己以同类为食的罪恶,但其实本性非常善良。那条很长的鱼(原谅我不会认鱼)是精明的,然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活得如鱼得水。黑白色的鱼,低配版的长的那种鱼,虽然有一样的心,但脑子有欠缺。另外两条鱼没有多少记忆点。观赏鱼让我觉得可笑,明明都是奴隶,居然还要分出三六九等看不起其他的奴隶嘛。
所以人,生活在类似的社会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其实无论是燕鱼还是比目鱼我都不能完全赞同,我心里最好的状态是,能够怀着燕鱼百折不挠的精神信念,同时又有着比目鱼的悲观的却也因此审慎全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