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引

元绛,字厚之,知福州日,有吏白事。公曰:“如何行遣?”吏对曰:“合依原降指挥。”公曰:“元绛未尝指挥。”吏悚而退。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古今谭概・谬误部・犯名》


犹龙《谭概》成,梅子读未终卷,叹曰:士君子得志,则见诸行事;不得志,则托诸空言。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叙谭概》(古亭社弟梅之熉惠连述)。


犹龙《谭概》成,梅子读未终卷,叹曰:“(……)夫罗古今于掌上,寄《春秋》于舌端,美可以代舆人之诵,而刺亦不违乡校之公,此诚士君子不得志于时者之快事也!”犹龙曰:“不然。于不见夫鸜鹆乎?学语不成,亦足自娱。吾无学无识,且胆销而志冷矣!世何可深谈!谈其一二无害者,是谓概。”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叙谭概》(古亭社弟梅之熉惠连述)。一捧一谦www


韵社诸兄弟抑郁无聊,不堪复读《离骚》,计唯一笑足以自娱,于是争以笑尚,推社长子犹为笑宗焉。子犹固博物者,至稗编丛说,流览无不遍,凡挥麈而谈,杂以近闻,诸兄弟辄放声狂笑。粲风起而郁云开,夕鸟惊而寒鳞跃,山花为之遍放,林叶为之振落。日夕相聚,抚掌掀髯,不复知有南面王乐矣。(……)余私与子犹曰:“笑能疗腐邪?”子犹曰:“固也。夫雷霆不能夺我之笑声,鬼神不能定我之笑局,混沌不能息我之笑机。眼孔小者,吾将笑之使大,心孔塞者,吾将笑之使达。方且破烦蠲忿,夷难解惑,岂特疗腐而已哉!”诸兄弟前曰:“吾兄无以笑为社中私,请辑一部鼓吹,以开当世之眉宇。”子犹曰:“可。”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引自《题〈古今笑〉》(韵社第五人题于萧林之碧泓)。笑笑。


皆好读书,读之不已,又从而笔削之,笔削之不已,又从而剞劂之。虑其间或有读而不快,快而不甚快者,是何异于旨酒既设,肴核杂陈,而忽有俗客冲筵,腐儒骂坐,使饮兴为中阻,不可谓非酒厄,势必扶而去之,以俟洗盏更酌:此古今笑之不得不删,删而不得不重谋剞劂也。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李渔《古今笑史序》。


龙子犹曰:人但知天下事不认真做不得,而不知人心风俗皆以太认真而至于大坏。何以故?胥庭之世,摽枝野鹿,其人安所得真而认之?尧、舜无所用其让,汤、武无所用其争,孔、墨无所用其教,管、商无所用其术,苏、张无所用其辩,蹻、跖无所用其贼。知此,虽亿万世而泰阶不欹可矣。后世凡认真者,无非认作一件美事。既有一美,便有一不美者为之对,而况所谓美者又未必真美乎!姑浅言之,即知富贵一节,锦褥飘花,本非实在,而每见世俗辈平心自反,庸碌犹人,才顶却进贤冠,便尔面目顿改,肺肠俱变,谄夫媚子又从而逢其不德。此无他,彼自以为真富贵,而旁观者亦遂以彼为真富贵,孰知荧光石火,不足当高人之一笑也。一笑而富贵假,而骄吝忮求之路绝;一笑而功名假,而贪妒毁誉之路绝;一笑而道德亦假,而标榜倡狂之路绝;推之一笑而子孙眷属亦假,而经营顾虑之路绝;一笑而山河大地皆假,而背叛侵凌之路绝。即挽末世而胥庭之,何不可哉,则又安见夫认真之必是,而取笑之必非乎?非谓认真不如取笑也,古今来原无真可认也。无真可认,吾但有笑而已矣。无真可认而强欲认真,吾益有笑而已矣。野菌有异种,曰“笑矣乎”,误食者辄笑不止,人以为毒。吾愿人人得笑矣乎而食之,大家笑过日子,岂不太平无事亿万世?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引自《自叙》。


子犹曰:天下事被豪爽人决裂者尚少,被迂腐人担误者最多。何也?豪爽人纵有疏略,譬诸铅刀虽钝,尚赖一割。迂腐则尘饭土羹而己,而彼且自以为有学、有守、有识、有体,背之者为邪,斥之者为谤,养成一个怯病天下,以至于不可复而犹不悟。哀哉!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引自《迂腐部第一》起首


丙吉为丞相,尝出,逢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已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吏谓丞相前后失问。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间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太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伤害。三公典调阴阳,职所当忧,是以问之。 死伤横道,反不干阴阳之和,而专讨畜生口气,迂腐莫甚于此。友人诘余曰:“诚如子言,汉人何以吉为知大体?”余应曰:“牛体不大于人耶?”友人大笑。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引自《迂腐部第一》 〈问牛〉。


宋御史台仪:凡御史上事,一百日不言,罢为外官。有王平,拜命垂满百日,而未言事。同僚讶之,或曰:“王端公有待而发,必大事也。”一日闻进札子,众共侦之,乃弹御膳中有发。其弹词曰:“是何穆若之容,忽睹鬈如之状。” 王躬是保,忠孰大焉,是学丙吉样子。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引自《迂腐部第一》〈弹发御史〉。我发现冯梦龙就是古代的脱口秀演员,他这段子还呼应上前头的了。

又清朝类似典故一则。台臣三月无疏,有辱台之罚。于是上疏言事的御史们个个没话找话,将鸡毛蒜皮的小事郑重其事的报告给皇上,敷衍塞责。雍正时,有个姓史的奏禁卖煤的横坐驼背,以防颠簸摔伤。人们讽刺为“驼煤御史”。


高宗朝,黄门建言:“近来禁屠,止禁猪羊,圣德好生,宜并禁鹅鸭。”适报金虏南侵,贼中有“龙虎大王”者甚勇。胡侍郎云:“不足虑!此有‘鹅鸭谏议’,足以当之。”

我朝亦有号“虾蟆给事”者,大类此。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引自《迂腐部第一》〈鹅鸭谏议〉。

鹅鸭谏议。〔明〕田汝成《委巷丛谈》:“宋绍兴乙卯(公元1135年),以旱祷雨。谏议大夫赵霈上言:‘自来祈祷断屠(指禁止杀牲),止禁猪羊,今后并请禁鹅鸭。’时胡致堂在两掖(掖,本指掖庭,此泛指宫中的官署,因胡寅当时为中书官人,是中书省的属官,故称在两掖。胡寅被学者称为“致堂先生”故称。)见之,笑曰:‘可谓鹅鸭谏议矣。’”(见《西湖游览志余》二一)“鹅鸭谏议”,这是胡对赵的一种诮讽。后借用此事讥诮人卑微琐末,不敢提出关于政治得失云。

虾蟆给事,对明胡汝宁的戏称。〔明〕沈德符《野获编·台省·虾蟆给事》:“先人门士汤义仍 显祖,论政府而及给事胡似山汝宁曰:除参论饶伸之外,不过一虾蟆给事而已……会亢旱祷雨禁屠宰,胡上章请禁捕鼃,可以感召上苍,故汤有此语。余后叩汤曰:‘公疏固佳,其如此言谑近于虐。’汤笑曰:‘吾亦欲为此君图不朽,与南宋鹅鸭谏议属对亲切耳。’”


成化间,一御史建言顺适物情,云:“近京地方,行役车辆骡驴相杂。骡性快力强,驴性缓力小。今并一处驱驰,物情不便,乞要分别改正。”弘治初,一给事建言处置军国事,云:“京中士人好着马尾衬裙,因此官马被人偷拔鬃尾,有误军国大计,乞要禁革。”嘉靖初,一员外建言崇节俭以变风俗,专论各处茶食铺店所造看桌糖饼:“大者省功而费料,小者料小而费功,乞要擘画定式,功料之间,务在减省,使风俗归厚。”

极小文章,生扭在极大题目上。“肉食者鄙”,信然!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引自《迂腐部第一》〈成、弘、嘉三朝建言〉。亦卑微琐末属。


庆历中,卫士震惊宫掖,寻捕杀之。时台官宋禧上言:“此失守于防闲故耳。闻蜀罗江狗赤而尾小者,其儆如神。须诏索此狗,豢于掖庭,以备仓卒。”时号为“宋罗江”。

凡乱吠不止者,皆罗江也,何必曰“无若宋人然”?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引自《迂腐部第一》〈宋罗江〉。

又动物加官名外号一则。 东汉光武帝时,岁终祭祀后,按例下诏给博士每人赐一只羊。而羊有肥瘦大小,负责分发的博士总管十分为难,提议将羊杀了后分肉以尽量做到平均。博士甄宇认为不妥。博士总管又想抓阄分配,甄宇更是以此为耻,当众拉走一只最小最瘦的羊,众人都不再争执了。光武帝听说后,有一次朝会上大声问:“瘦羊博士安在?”从此,甄宇“瘦羊博士”的外号不胫而走。


嘉靖中,察院罗相上言:“越州多虎,乞行下措置多方捕杀。”正言张次贤上言:“人盘岭乃禁中来龙,乞禁行人。”太学诸生遂有“罗擒虎”、“张寻龙”之对。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引自《迂腐部第一》〈罗擒虎、张寻龙〉。


甘延寿、陈汤既斩郅支单于首,请悬头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丞相匡衡议:“《月令》:春,掩骼埋胔之时。宜勿悬。”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引自《迂腐部第一》〈引《月令》〉。

军事需要与儒家礼法的冲突。


程颐为讲官。一日讲罢,未退,上偶起凭栏,戏折柳枝。颐进曰:“方春发生,不可无故摧拆。”上掷枝于地,不乐而罢。

遇了孟夫子,好货、好色都自不妨。遇了程夫子,柳条也动一些不得。苦哉,苦哉!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引自《迂腐部第一》〈谏折柳〉。


孝昭时,泰山莱芜山南洶洶有数千人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又上林苑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眭孟推《春秋》之意,以为“石立柳生,当有从匹夫为天子者。”即说曰:“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使友内官长赐上此书。霍光恶其妖言惑众,诛之。

此等建言,非汉人不敢,然迂亦甚矣!

— 古今谭概 来自 冯梦龙, 刘德权

引自《迂腐部第一》〈请禅天下〉。这个是谁认真谁输了。


按,本笔记时间为伦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