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隐入尘烟》密钥延期了

🧃
🧃 @imissgmail
隐入尘烟 - 评论

或许从普遍意义上的文艺片喜提三千万票房而言并不是坏事,但时至今日想到此片还是觉得错气,越发觉得如今中国观众眼中的现实主义佳作其实得大加矫饰他们才看得进去,真把血淋淋的现实拿出来他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不买苦大仇深的帐。 二月份点映映后观众的反应就让人很错气了,今天再去翻了翻豆瓣果然赞美什么小森林式纯朴静谧的观众仍不在少数。不要求一部电影面面俱到,也知道苦于阉割钳制,但如果像导演所说他最关注的点是土地问题,却让血淋淋的倾轧被隐去,尤其是面对老四这样底层中的底层,让观众能感知到东西只有向往西北李子柒,导演背后有再多心思也没有用,且此片在中国的成功与那层隐入尘烟的现实主义并无关系。海清的角色也是和主题全程格格不入的,我全程都清楚明白地知道她是个抹了点泥巴扮老的都市女性,农妇的妆掩盖不了真正的农妇并没有那么光洁平整的皮肤与双手,这样看甚至还不如李子柒,至少人家真的下地干活。

可能我觉得最错气的地方在于,有相当比例的观众坚信这种对底层图景已经有相当程度的美化就是一种现实,导演觉得自己在拍现实主义,但真的明白这个故事背后的现实主义肌理的观众立刻就能明白表面的矫饰,而不明白的观众不仅依旧不明白甚至能由此跻身凝视底层奇观的行列,宛如《变形计》观众。大环境和由大环境逐渐刀劈斧削形成的被阉割审美观念,最终促成了这种小清新乡土和现实主义农村两不靠的东西在票房上获得了相对的成功。假设此片真的把基层治理那层窗户纸捅破,不考虑审查问题,以现在观众的口味恐怕不会为苦大仇深买账的,但这种口味的形成又恰恰是审查的结果。 至于导演的性别观念,我对于中国男性对性别问题的感知毫无期待,尤其男性知识分子、艺术家还更会利用知识去包装自己掩盖自己观念上的落后,所以这反而是最先应该祛魅的。但李睿珺这番“农村女性有性别优势”就更加让人觉得,他拍的这东西跟现实主义没啥关系了,一种沾点现实边边的小清新。

之前和朋友讨论《隐入尘烟》的时候也讨论过农村题材没有真农妇的问题,当局对于如今中国影视作品里的农村女性的形象是何导向,大概可以从赵丽颖最近演的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题材电视剧看出来(没看过,架不住视频网站广告铺天盖地被迫看了很多片段),她的角色面相带着一股衣食无忧的农村女干部的气质,甚至不是五六十年代招贴画里的“妇女能顶半边天”那种气质,即使不化妆仍然脸庞光洁保养精致,精神矍铄,她可能会在剧中干活但你清楚地知道她这造型就不是个干活的,显得咱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轻轻松松。有碍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图景展示的女性形象当然是不能出现的,和《隐入尘烟》片尾字幕里喝农药自杀的老四死而复生是一个道理,不能死,死了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