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还是没有观点比较好
就像第一集开始能感觉到大芝是晓明的亲人,代入感刚建立,就又被即将出现的被害人家属打破。律师追求所谓正义和现实的冲突,虽然有点套路,但演的还是不错的。就这样来回摇摆,加上不断新的新闻冲击观感,再想建立什么已经很难了。
同情每个人,不管受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不断牵扯到的其他人,当单独的某一事件发生在自己亲人身上的时候,双标就开始出现了,例如最明显的,李爸得知思聪有精神分裂的时候(更何况他听到的词还不是精神分裂,是更委婉的说法),立马就会担心女儿是不是有可能受到伤害,以至于不想让他和思悦同住。一边在看一边就想说,那跳出来看一下其实很简单不是吗,就是互相站在对方立场想一想,似乎就能不那么痛苦?可是都是人啊,怎么能做到呢?然后就在每一次的代入中,对每个人都有了同情和理解。
再波及身边时世和自己在网络上的反应,就像之前对素媛的真实事件判决,也是十分愤怒,但过后呢?并没有任何的深入了解或者有跟踪进度。就像一波波的新闻报道来了又走,我能做什么呢?在txl和metoo的事件上面,也只是仅限于豆瓣平台的一些传播我就开始发声,以为能做一点好像会改变一点,到底改变了没有,我也不知道。还有指责电视台吃人血馒头,或者指责律师为杀人犯的辩护。背后或功利或高尚的动机,难道真的都那么纯粹吗?谁都说不好啊。
这两天冷静想想自己的态度,有时候想的多了也是不免脱离现实的一种虚空的优越感,其实就是普通人而已,承认自己的一般还是蛮难的,克服内心深处的那种自己以为可以成就一点什么的想法,也很难。就算表现出来是谦虚,但内心的那种欲望,并没有能压下去。偏偏我还没有转化为行动,这样是不是更容易有心理的失衡?
想起那天道长也聊到,我们与恶的距离其实真的很近,那些杀人事情一出来,谩骂是多么容易,可是其实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借助自我宣泄不满的一个道具?一个途径?去了解他的动机和为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就像最后思聪的慢慢转变,其实也完全可以说,他就那一念之差,也许就会成为下一个晓明,谁都说不好不是吗。就像我自己,也许有一天也不会意识到自己有问题继而走上恶的道路?
虽然比方的好像有点夸张,不过,现实中的确不会像这样大团圆结局吧。而且越往后就越像偶像剧了(好吧毕竟大家颜值真的都很好23333),而且求求你们不要升华好吗,戛然而止不好吗。哎,算了,别要求那么多,想到改变这件事,还是从自己能做的一点一滴开始吧,不要说那些大而无当的话,做好眼前每一件事情,可能真的会有一点点的作用,没有作用也没关系啊,自己不断反思不断回想最初是什么样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