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选择、自我责任」为名的围猎

梨子是永恆的
梨子是永恆的 @perpetualpear
运气的诱饵 - 评论

一本很扎实的田野研究,和《算法的力量》在开本和扎实程度上是非常近似的,也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进入途径」。

就「赌博」为例,展示了商业社会如何是一种巨大的合谋、巨大的机器——能感觉到,任何宏大的东西都是令人恐惧的:不管是国家公权、技术力量还是资本主义。更严谨地说,这三者实际上是一体的、相互纠缠的。国家为了税收、为了财政,将「赌博」作为一种极好的金钱来源,从而将其置于合法化的荫蔽之下,仅施以「不伤害利润的监管」;资本主义之下的大公司,是技术力量(包括了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的掌控者,通过赌场的设计、赌博机的设计、赌博程式的设计等诸种手法,将赌博者网罗在无可逃脱的「迷境」之中,疯狂按动按钮,将口袋里的钱和银行卡里的钱都交给面前的机器。

到了最后一章,其实更能感受到一种绝望:「问题赌博」的成瘾者是可以被治愈的吗?这里首先提到了现代的「健康」概念,非常有意思:健康既不是一种默认状态,也不是一个可以被「一劳永逸地达到」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诸多因素之间的平衡,一种永不稳固的平衡。光是这个概念,就很让人恐慌,因为「平衡」即要求了一种无休止的努力,当代人(或者说「消费者」)必须永远地、持续地去觉察自己的处境,不停地作出正确的选择、不停地去自我调适——想到这里,一种疲惫感就涌上心头了。进一步,除却根治赌瘾和利润之间的永恒矛盾之外,「治疗」本身作为一种可上瘾的东西(没有什么是不可上瘾的),与赌瘾之间的交错更让人感到无力:治疗和赌博都指向一种情绪平和的平稳态,都指向「迷境」——如果二者到达的终点是相同的,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对概念呢?

更广泛地说,「人与机器(技术)的纠缠」是现代生活无可回避的特点——这点在《Digital Minimalism》里面的感受是更深刻的,因为赌博机器毕竟离自己的生活还是更远的,而手持设备、社交媒体则是自己每天都接触的,也是自己常常反思的,其成瘾性(addictive)和强迫性(compulsive)都为自己所真切地体验到。赌博行业存在着对于赌博者的围猎,在其他以「使用时长」为盈利点的领域,同样是存在的。打着「自由选择、自我责任」为名的围猎,让消费者陷入一种虚伪的自由和选择当中,却又让其必须负担起与「猎手」对抗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