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书评周】“酒是全人类的医生”
居酒屋,对一个看过好些年日剧的人来说,一定算得上是跟“日剧跑”差不多熟悉的场景——但又因为从未踏足,光是想象第一次踏进去,作为社恐都会觉得有些害怕。而京都在我的印象里,也是一个有点门槛的、不太好把握的地方。
京都的居酒屋,又会是如何呢?
库索则以平易近人的书写方式,将我带到了这些门槛x2的地方。《我在京都居酒屋》读来亲切有加,除却酒和一人食,她边边角角所提及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元素——《倒数第二次恋爱》、佐佐木藏之介的段子、向田邦子、森见登美彦……——都足以会心一笑。毕竟看倒二的时候,的确是无数次幻想过和基友在居酒屋来一杯啊!
前阵子看库索的微博,说书里写到的居酒屋,在第三次紧急状态下,终于还是纷纷暂停营业了。在疫情下看这本书,的确还是多了一份唏嘘感。以前若是读到这本书,第一反应大概是“统统记下来!明年年假就去喝起来!”,如今却只是合上书页,感叹一句,还要多久才能再去一次日本呢?
但也正是如此,这样的书才更显得可贵。作者带着我们走遍京都的大街小巷,去找隐秘的入口,去喝一杯正宗的伪电气白兰,去和隔壁的人聊个天(这点对于我来说是万万做不到的!还是感谢作者代劳了!)……作者的文笔流畅不生硬,又让这段旅程顺利许多。
这段旅程里,我跟着库索走过了京都12家居酒屋,见了12个性格各异的老板。有些是典型日式的居酒屋,要熟客、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有些是在这边也能找到的鸡尾酒吧——但人家有森见登美彦认可的伪电气白兰;有些则是带了西方的气息,兼容并包,但又未曾丢失核心。居酒屋的风格跟老板又很大关系,每篇文章的内容又跟居酒屋有很大关系,虽然这并不是一本旅游攻略,但读完莫名自信的觉得,自己单方面也能算得上半个熟客了吧(喂)。
库索写道:“我活在真实的人生的片刻,也在这个片刻和人们相遇,和人们告别。”居酒屋的门,仿佛是两重真实的任意门,走出去,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工作、学业或是生存,走进去,烟火缭绕间我们认识新的、却不会在另一重现实和我们产生交集的人。他们并不虚无,但却也的确是只能在这里才会认识到的。
人生的奇妙就是如此,我们总是不知道会在哪里遇到偏离人生轨迹的人事,居酒屋就好像是这样一个又一个意外,让我们一路向前的人生旅途偶尔拐个弯,带着醉意和人聊聊天再道别,踏上自己的旅途。
虽然我对库索并不了解,也只看了她这一本书,但想她一定是个热爱生活又可爱的人。爱喝酒的独立女性,有什么理由不可爱呢!(喂)而她30岁之后前往日本,又让我想到日剧里所说,人生随时都可以重新开始——ファンキーだね!加之除却居酒屋的正篇,每篇附后都有夜晚下酒菜和配酒,勾人程度不亚于居酒屋。每每读到作者自己精心搞点下酒菜再配个合适的酒,我就特想从哪里薅点吨吨吨了。
“酒是全人类的医生”,喝酒不一定是消愁,也可能是对生活的另一份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