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偶然发现的该中文版《革命的年代》的错译
第二章 工业革命
原文:There was no system of primary education whatever before the Quaker Lancaster (and after him his Anglican rivals) established a sort of voluntary mass-production of elementary literacy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incidentally saddling English education forever after with sectarian disputes.
中文版:19世纪早期,教友派信徒兰开斯特(Quaker Lancaster,以及在他之后,他的国教派竞争对手)建立了一种自愿式的大众识字教育,这个教育系统在经历了一番教派争论之后,很偶然地永远承担起英国教育的重责大任,而在此之前,英国并没有任何初等教育体系。
正确翻译:在19世纪早期教友派信徒兰开斯特(Quaker Lancaster,以及在他之后,他的国教派竞争对手)建立一种基础读写技能的无偿批量生产之前,英国没有任何初等教育体系,这种情况就不免让此后的英国教育永远背上了教派之争的重负。
注释:
①此处提到的约瑟夫·兰开斯特(Joseph Lancaster)所创立的,是一种被称为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的“互助”教学法,指的是在成人的指导下,较聪明或较训练有素的儿童被利用来教其他儿童,所以霍布斯鲍姆称此为“voluntary”。此外,该教育体系实行军事化管理,为了通过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效益,学习被简化为操作和死记硬背,几乎不存在创造性和自发性的空间,这恐怕是霍布斯鲍姆(不无讽刺地)把它类比为“mass-production”的原因。霍布斯鲍姆常常如此“微言大义”,译者既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又糊弄就容易出错。
参考资料: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oseph-Lancaster
②incidental: happening as a natural result of sth
③saddle sb/yourself with sth: to give sb/yourself an unpleasant responsibility, task, debt,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