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桂枝,“严重的时刻”
短评写不下,随手记一笔。
姥姥去世的前两年,有一次她的七妹(姥姥排行老六),也就是我的七姨姥,来我家看她。
姥姥那时情况有所好转,清醒的时候虽少,但亲人大多都认得。两个老太太就在客厅里说话,冬日下午的太阳喑喑斜斜地照进来。姥姥耳朵又不好,往往听不清人家在说什么,听清了也不大有力气回应,因而七姨姥多数时候都是在跟我姥爷聊天,姥姥就以往常的姿势仰靠在沙发上,眼睛微闭,半张着嘴,也许是睡着了,也许没有。
接近下午五点,七姨姥要赶火车回家了,就起身跟我们告别。那时,姥姥仿佛突然惊醒,向七姨姥哑嗓喊道:“桂枝!你再也不来看我了!”随即带了哭腔。七姨姥以为是姥姥听错了告别语,解释说是“明年再来看你”,而非“再也不来”,而姥姥拉住她的手不肯松开,额头抵在她的手腕上,嘴里反复念叨的那句“再也不来看我”,逐渐变成“再也看不见我”。
于是七姨姥明白了,不免也哭起来。两人执手相对良久,终于姥姥哭尽了力气睡过去,七姨姥桂枝,就悄悄离开了。
此后,七姨姥的身体、精神愈发不好,只能住进疗养院,也就再没来过我家。姥姥也在去年去世了。
这里要说的不是一语成谶,而是那种隐喻式的情感爆发。姥姥当时跟她的妹妹都说了什么,我永远无从得知,因为那时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出于对至亲的难为情?或是对某种“严重的时刻”的恐惧。
这种“严重的时刻”,在电影里被不断唤出、增强,并在结尾膨胀到极致,随着那句“妈妈”向我迎面撞来。这是面对“结局将至”的呼唤。
我不得不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