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物质:重回身体恐怖
一部集异璧之大成的作品,女主角因年老色衰不得不淡出影坛继承了《日落大道》的批判基调,充满幻想风格的讽刺呼应了《穆赫兰道》的声音,神秘又科幻的自我分裂药物有《钛》的风格,毫不掩饰对血腥肢体的处理在《生吃》得以体现,怪物内部不规则与随意拼接的设计回归到了《怪形》的恐怖,最后猩红血雨的高潮段落则把《魔女嘉莉》搬过来再现,专精的叙事和超现实的资本主义和去年的《芭比》如同双线叙事。
电影的节奏把控到位,精彩地展现了女主角伊丽莎白决定注射药物,到双主角相互报复直至怪物诞生的递进,公司老板咀嚼食物的恶趣味特写、反复出现的镜头/聚光灯、伊丽莎白身体被侵蚀后的可怖样貌都清晰地指向悲剧的源头,即凝视对被凝视者的精神剥削,刺眼眩目的摄像机夺走了那个跳舞身体本应有的灵魂,使其完全成为凝视者的附属产物。最精彩的当属The Substance药物的设定,电影里没有对这个药物的来源、具体法则做介绍,使其更像是道德训诫故事里神明检验凡人的关卡。通过这个可以分裂自我,重现年轻身体的神秘药物,电影可在以下主题进行延展:
一、女性在男权社会的规训下以自身肉体美丽为生命意义。
二、肉体衰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转移过程,并且这一过程在交易社会下随着个人价值的下跌,比如容貌的丑陋、身体的畸变、机能的衰退等,与个人在社会视野上的非自愿淡出双轨并行。
三、年轻与衰老的二元对立,年轻身体具有的丰富资本是对年老生活的借贷,就像电影中的苏因贪恋时间,不顾警告过度地向基体索取,加快了基体的畸变,正是这种超前消费,今日不顾明日忧的非理性贪婪毁灭了未来和现在的自己。
四、伊丽莎白和苏的矛盾是一场女性俄狄浦斯事件,即弑母情结。电影中的分裂在很多地方都有现实中母女关系的隐喻,包括新体从基体中诞生的方式,伊丽莎白对苏替自己实现梦想的期望甚至一度盖过她的嫉妒和复仇心理。
最后,个人对电影剧情还是有一点疑惑,那就是按照药物应有的逻辑以及伊丽莎白使用药物的动机,苏和伊丽莎白应该是强制记忆共享,即二人的记忆会无缝衔接,如此也不会有后来的反目成仇。可电影展现的明显不是如此,如果代入到伊丽莎白,很难想到为什么要使用这个药物,因为苏只是一个出于自己身体还以此为食粮的她者,这完全是一个没有好处的生意。不过这样一来,也使得第四点的印记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