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期待与民族主义
![メビウスの宇宙を越えて](https://neodb.social/media/profile_images/2024/2/25/L_8HFrWQoid6_xYi1sytan09Vro.jpeg)
看完后第一反应竟是,这是娱乐作品潜移默化渗透国家意识形态的范本吗(
第一集印象很不错,渴望非日常又缺乏行动勇气的主题很有共鸣,雨水滴落濡湿了鞋面等细节颇有文学性,并且让我产生一种带有激进可能性的错觉,即去南极=突破一成不变的日常乃至现存秩序,结果发现大概两大主题一是同伴/友情/联结,二是如何面对过去重新出发,并且都写得特别满,就严重违背我的错觉……
关于友情,10话《部分友情》本来有松散的网状联结那味儿,朋友之间不需要马上回复信息这个点也抓得挺好(虽然强调的其实是“即使不联系也能想象对方生活状态”这种强联结……),但本话结尾直到全片结尾对友情的描绘一路高歌猛进,完全破坏了松散感……途中最喜欢的本来是三宅日向,6话对她背景故事的铺垫又让我误以为要讨论无法接受他人善意的问题,虽然这并不新奇且同话的解法就很糟糕(对不接受爱的人只要强行给予爱ta总会接受的……),但后续揭露的真相更俗啊,原来就是被伤害过所以不信任人际关系啊啊……相对来说比较喜欢的是主角和朋友小惠的故事,虽然感觉5话结尾真的绝交而不是强行糊上更好,但最后的出发去北极=去你不在的地方还不错……
真该料到南极科考这种事不可能不扯上民族主义叙事啊……因为9话提的这一嘴,仿佛整件事各个方面都成了如何make Japan great again的隐喻,如何突破国际围堵,如何摆脱历史(正因为面对亲友去世和面对战争历史这完全两码事所以建立这种并置就更糟糕)……对友情的强调扯上民族主义也更加可疑了,和同伴互帮互助克服困难、在原子化时代重新寻回社群这类呼唤本身没有问题,但同伴一起做的事如果是make Japan great again就很可怕了……最后还来棒球这种符号,再加上回家后强调的“旅行的意义(之一)在于重新发现故乡与日常之美”,就完全排除了我最初错觉的批判现存秩序的可能性……
故事写得很用心也不乏真实的触觉,比如报濑害怕南极的终点无法带给自己足够的触动,但感觉还是太多地方用戏剧化场景糊弄过去了事,比如克服巨浪时的喊口号、报濑在母亲失事地点找到电脑,外表美丽本质空洞。以及写得太满太assertive,虽然这大概完全是我错误期待的锅……另一个错误期待是6话丢护照时我甚至错觉本番会有直面现实意外的勇气……
最后一个错误期待是,以为女监督可以规避明显成问题的性别观念……总体确实还行,但就算把sexualized镜头忽略不计,2话女性利用性吸引力获取利益(虽然结果很轻巧地转成了一种女性互助,不知道怎么评价……),对“女高中生”这一符号的不断强调,有关男性队员觊觎女高中生的“玩笑”,这些都在片中自然地存在,虽不多但扎眼。
前面漏说了一点是和浓墨重彩的友情成长戏相比南极本身并不突出,所以在结构上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可避免地传达出人/经历比风景本身更重要这种意思……
想不到抱怨了这么多……还没尘埃落定之前是真觉得本片蛮不错,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错误期待,也许是第一部坚持看完的萌系?动画……至少主角们性格都不标签化……但结果重音如此落在所谓友情上实在是,很遗憾。
此外,一路疑惑的是难道不能直接跟旅行团去南极吗……?
虽然不喜欢美少女×爱好类型片里着重描写搞爱好,人物就标签化情节就勉强填满20分钟的那种(点个diy的名吧,好歹也看了六七集),但本片看到后面让我不得不感叹您还是多来点南极科普吧,把感情戏的浓度减淡1/2留给观众自行想象会好得多……